在西河堡一间茶楼的隔间内。
谭云与李原翠娘两人,相对而坐。
此时,翠娘与谭云俩女正在互相打量。
李原对于管理工坊,与商队合作之事。
都想逐步放手交给翠娘打理。
所以这一次,便将翠娘带过来与谭云见上一面。
俩女虽然已经互相见礼。
但都没有急于开口说话。
翠娘打量着对面的谭家大女,心中很是艳羡。
谭云今日穿了一件水云色衣裙,脸上略施粉黛,发髻挽起未带配饰。
谭云的容貌非常柔美,此时她眉头轻凝,似乎心中略有忧思。
看上去沉静内敛,温婉端庄。
那种大族贵女的修养与气质,给人的感觉非常舒适。
看着眼前如此绝色的女子,翠娘心中隐隐的有些不安。
不过李原还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让她沉稳应对即可。
与李原想的不一样。
谭云见了这位青原伯,直接就摆出了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
对于谭家的困境没有丝毫的隐瞒。
“伯爷,实不相瞒”。
“我们谭家的生死,皆在伯爷手中。”
“换瓶贩酒,是我们谭家唯一的生路。”
“伯爷若是愿意出手相助,”
“我们谭家必涌泉相报。”
谭云故意将自己和谭家放到了弱者的位置。
两家合作的细节,也是任由李原安排。
实话说,这也是因为形势比人强。
谭家确实没有什么谈判的筹码。
另外一点,就是这位谭家大女这些日子对李原的观察。
那就是这位伯爷的性格,吃软不吃硬。
谭家只要说出难处,诚恳相求,这位伯爷反倒会以诚相待,不会对谭家太过苛刻。
显然,谭云的小心机成功了。
李原对谭家的态度很是满意,点头说道。
“我既然带你们来青原。”
“自然是想跟你们谭家好好合作的。”
“你们行商千里,将本求利,也不容易。”
“这样吧,”
“一切皆按我们之前商定的来。”
“我们工坊以彩瓷瓶换装忘忧浆,在由你谭家贩卖到山南道。”
“此外东岭道三州,江北道五州,林越道四州也可是你们谭家出货的地盘。”
“但山北道以北诸州,包括中川道,东川道,还有上京,你们不能贩卖。”
“我另有安排。”
上京的市场,是李原留给小侯爷赵承志的。
而北川道中川道,以及东川道,李原则是给自己留的。
谭云连忙点头。
“伯爷请放心。”
“我们谭家,必定遵从伯爷的安排。”
随后又问道。
“这次我们谭家,能拿到多少酒。”
李原转头看向一旁的翠娘。
翠娘略一思索就回答道。
“工坊按您的吩咐,这段时间减少了出货。”
“现在东乡村的库房中,有一千五百瓶忘忧浆。”
“百花酿与青原浆也各有三千瓶。”
李原又看向了谭云。
“你们的彩瓷瓶带了多少?”
谭云忙回道。
“三色瓷瓶与五色瓷瓶,我们各带了两千个。”
那位说,之前在上京谭云换瓶贩酒,不是已经使用了一些吗,怎么还会有两千瓶。
其实远途运输瓷器,为了防止路途上不小心破损,无法按数额交货。
谭家商队通常都会携带一些备货,也就是多出来的货。
而在上京,谭云用的也多是备货,所以商队中,仍有两千瓶存货并无问题。
李原点了点头,心中盘算了一番说道。
“这样吧。”
“忘忧浆我让工坊灌装到五彩瓷瓶中,化名仙人酿,这次给足你们一千瓶。”
“青原浆用三彩瓷瓶重新灌装,化名天仙酿,给你们两千瓶。”
“这三千瓶酒,由你们运回山南道贩卖。”
“剩下的彩瓷瓶,可先存放到我的酒坊中。”
“我会让酒坊提前灌装好,用于下一次交易。”
谭云忙点头说道。
“是,就依伯爷安排。”
谭云又小心问道。
“青原伯,那这收益您看该如何分配?”
李原沉吟了一下,然后看着谭云笑着说道。
“我倒是很想听听,你们谭家是怎么想的?”
谭云一愣,她心中暗自想道。
青原伯想听谭家的方案?
莫非是想要考验一下,我们谭家吗?
这倒是无妨。
谭云略一思索,便对李原说道。
“山南道云州,可说是富甲天下。”
“这些酒只要能运到云州。”
“一瓶忘忧浆可卖到五十贯,一瓶青原酿也可卖到三十贯。”
“这三千瓶酒,获利不会低于十一万贯。”
“抛去成本,至少可得钱九万贯有余。”
“我谭家毕竟舟车劳顿,长途跋涉,可分得四万贯。”
“另五万贯,为伯爷所得。”
“您看如何?”
李原听了,心中还是很满意的。
这位谭家大女的方案,既给自己谭家保留了应有的收益。
又给自己这位伯爷,挣取了足够大的利益。
“可以,那就按这个方案来吧。”
之后,翠娘又与谭云协商了一番换瓶贩酒的细节。
最后谭云带着拟订好的契书,回邸店与家主谭继明汇报。
见谭云出了门。
翠娘才松了一口气,她一直怕自己做的不够好,给李原丢人。
李原看着她拘谨的样子,笑着对翠娘说道。
“别紧张,今日只是小场面。”
“这忘忧浆必然名动天下。”
“以后来找你谈生意的,少不得名门望族,勋贵权臣。”
“翠娘可要赶紧适应。”
翠娘连忙红着脸点头。
“李郎放心,奴家一定不负李郎所托。”
随即,翠娘眼神一转,小声的对李原说道。
“李郎,这位谭家大女。”
“不但人长的好看,更是擅长商贾之术,。”
“相公若是能将这位谭姑娘收了。”
“定然可以成为李郎的助力。”
李原没有说话,只是笑着摇了摇头。
不多时,谭家家主谭继明与谭家几位话事人都到了茶楼。
谭云带回去的条件,谭家也没什么意见。
家主过来,就是准备与李原签订商契的。
一见面,谭继明主就对着李原一躬到地,满怀感激的说道。
“多谢青原伯,搭救之恩。”
“谭家必不忘伯爷的恩情。”
李原与谭家合作换瓶贩酒,确实是等于救了谭家。
所以谭继明对李原感激也是情理之中。
双方各自签下契书,这笔生意就算是谈成了。
不过李原却发现。
谭云不知为何,脸色似乎并不太好。
一直站在后面,低头沉默不语。
这时谭继明,对着李原拱手说道。
“青原伯,在下还有一事,想请伯爷帮忙。”
李原一愣,忙说道。
“但老先生,您但说无妨。”
“何事需要我帮忙?”
谭家家主,略一沉吟便说道。
“我家大女谭云。”
“一路上跟着商队奔波劳顿。”
“她一个女儿家的,怎吃的了这般辛苦。”
“烦请伯爷,让我家大女,在您这里住上一阵。”
“这一次返回云州,她就不跟着回去了。”
听闻此言,李原就是眉毛一挑。
一番思索,他也大概明白谭继明的意思了。
谭家这次从李原手中运走了价值数万贯的酒浆。
按照行商的规矩,是必须要有抵押物的。
但现在的谭家商队既拿不出钱,也拿不出什么像的样抵押物。
没有物,那就只能抵押人了。
而且一般人还不行,要么是谭继明的儿子谭虎,要么就是家中大女谭云。
谭虎,谭家老爷子看来是舍不得。
作为商队的护卫队长,谭虎的能力回去的路上还不可或缺。
而大女谭云,就成了抵押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