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零三小说 > 冰封DF计划 > 第194章《找到航标》a

第194章《找到航标》a

    暴雨如注,马文庸在风雨中大声说道:“在这原始世界里,天气变化快得让人措手不及,自然环境又如此恶劣,人们最害怕的就是天上打雷闪电。所以在中国古代有雷公、电母之说,龙山人也是一样。但他们的害怕似乎更强烈,我想这背后可能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陈苗苗接过话茬,面对镜头认真地分析道:“这说明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崇拜。这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精神寄托,成为他们文化的一部分。”

    不一会儿,雨渐渐停了,乌云慢慢散去,阳光重新洒在大地上。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人们又纷纷走出屋子,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量子无实通讯的成功,宛如一道曙光,照亮了苏春阳的科研之路,极大地激励着他筹备进行超时空实物投放试验。毕竟,投放实物与传递信息有着本质区别,前者仅仅是量子无实信号的传递,而后者则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时空有实物质传送,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其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上次的实验还历历在目,那些未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让林院长难免心生担忧。他神色关切,带着一丝忧虑问道:“再次进行实验,会不会出现和上次一样的情况呢?”

    苏春阳目光坚定,信心满满地回应道:“我相信可能会出现类似状况,但不必畏惧。我们充分听取了沈教授的宝贵意见,对原有的设备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重新改造。不仅成功缩小了设备的规模,使其更加精巧便携,便于操作和管理,同时还加强了特殊原料的投放量,以确保实验的能量供应和反应条件。如今,我们不但能够顺利获得中微子反物质,还能将其稳稳地储存在特殊的装置中,为实验提供充足的备份,有力保障了实验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苏春阳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与底气,仿佛已经看到了实验成功的曙光。

    沈星云微微颔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现代量子力学早已证实,物质本质上都是能量的聚合体,聚则为物,散则为能。我很好奇,现在你们是如何做到反向操作的呢?”

    沈星云对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他的问题总是切中要害,直指实验的关键核心。

    苏春阳耐心地解释道:“你也清楚,在地球上,所有的运动若想更快地向前推进,都必须先向后蓄积力量,这是一种普遍的物理现象。我们的实验也是基于这个原理,在成功获得中微子反物质所蕴含的巨大能量之后,将其向相反的方向释放。在这急剧的能量变化过程中,去寻找时空镜像节点,就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寻找那座神秘的灯塔,指引我们通向时空穿越的彼岸。”

    苏春阳的解释深入浅出,让大家对这个复杂的科学原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

    赵芯茹不禁惊叹道:“这真是一个大胆而疯狂的想法!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实现了信号的链接,但究竟怎样才能确定实物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到那个时空呢?”她的担忧不无道理,实物传送涉及到众多复杂的因素,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

    苏春阳有条不紊地回答:“就如同我们进行太空飞行一样,一开始都是先进行无人试验,积累足够的经验和数据。当时机成熟时,我们便可以通过实验站精准控制中微子反物质的能量释放,在通过坐标金字塔设定超光速的转换点,从而实现实物的安全传送。这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冒险,每一步都需要小心翼翼,确保万无一失。”他的回答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让大家对实验的可行性有了更多的信心。

    丁伯年若有所思,随后表示:“苏教授,依我之见,喜马拉雅超级磁共振既是导致时空不稳的因素,也是制造时空变化的最佳时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自然现象,为我们的实验创造有利条件。”丁伯年的建议为实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让大家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苏春阳点头表示赞同:“是的,丁教授。如果没有充分的后手准备,我怎敢贸然进行这样的实验呢?我们始终希望把一切都做到尽善尽美,现在有了超级大脑‘智生云’到帮助,我们就能更好地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精确控制反物质的特殊能量,有效调控其强弱的反向释放。不过,我唯一担心的是,实物投递可能造成的后果恐怕要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重。”

    苏春阳的脸上闪过一丝忧虑,毕竟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实验,未知的风险如影随形。林一洲连忙追问道:“什么后果?您快说说。”他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担忧,他迫切想知道可能出现的风险。

    苏春阳有些犹豫,缓缓说道:“就是一旦实物投递成功,就等于打开了两边的大门,万一有……”苏春阳欲言又止,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担忧,仿佛有什么难以启齿的秘密。

    林一洲立刻明白了他的顾虑,知道他担心的是外来生物和病毒的入侵,于是安慰道:“这个您放心,我们有赵芯茹教授的团队,他们已经做好了防止古生物入侵的充分准备,并且也通过军方做了多个备案,足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林一洲边说边看向赵芯茹,大家心领神会,会心地笑了笑,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担忧都烟消云散。

    经过层层审批,苏春阳有幸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向未知空间投放实物实验的人。然而,他却迟迟没有采取行动,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林一洲和沈星云得知此事后,特意前来拜访他,关切地询问他有什么顾虑。

    苏春阳坦诚地回答说:“现在的问题是,宇宙中存在着无数的平行空间,理论上可以跳过去的虫洞也有很多。要是其中的一条,或者几条按照我们的意愿同时连通了怎么办?这就像是在错综复杂的迷宫中选择道路,一旦选错,可能会陷入无尽的未知和危险之中。”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敬畏和担忧,他深知这项实验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林一洲深表认同:“是呀,怎么才能获得他们中生代的准确信息位置呢?必须掌握有效的点对点穿越技术,才能确保实验更加准确、安全。这就好比射箭,必须找准靶心,才能命中目标。”林一洲的比喻生动形象,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实验的关键所在。

    沈星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我听说,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不观察时呈现波的状态,观察时则表现为粒子。既然是实验,我们是不是可以进行盲投呢?在未知中寻找可能的答案,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他的想法充满了创新和冒险精神,为实验开辟了新的思路。

    苏春阳眼睛一亮,回应道:“对,盲投并不意味着盲目行动,我们可以在‘智生云’海量数据的支持下,通过反物质能量波的引导,确定粒子方向,这样便能最大程度地确保万无一失。就像在黑暗中航行的船只,依靠灯塔的指引,找到前进的方向。”

    苏春阳的回答为盲投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个思路的引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研究,苏春阳领导的团队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他们发现,在实验中,如果有观察者存在,实验结果往往会发生偏差,事与愿违。于是,他们为量子同存找到了有力的佐证方式,并成功在小范围时空内实现了无观察、有感知的隔空实物投递。这一突破无疑是科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为时空穿越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大家备受鼓舞,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进行实质性的实验,每个人都充满了期待和兴奋,仿佛即将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时空之旅……

    穿越时空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到了复奎集团。这一消息让陈厚岩既震惊又欣喜,震惊的是竟然真的有人成功穿越了时空,欣喜的是自己的实验就要看到了新的曙光。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约董事长一同去查看怪人李大堰的研究成果。

    姚奎眯起眼睛,眼中满是疑惑说:“真是让人费解,那龙山人究竟是如何抵达白垩纪的呢?”

    这个神秘的问题也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段金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董事长,我看他们大概率也是瞎打瞎撞才去的。”他的回答显得有些草率,缺乏深入的思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