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零三小说 > 过河卒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议事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议事

    不得不说,这些张家道士的确是精锐,清一色的天人修为,虽然少了一个张无暇,但影响不大。

    这些人虽然有些奇怪,但也没有多想,毕竟他们绝想不到小殷的胆子竟然这么大,真敢打张无暇的主意,还是在天师的眼皮子底下。

    说白了还是太不了解小殷,齐玄素还不是大掌教的时候,小殷就敢打左人凤,如今打个张无暇怎么了?

    小殷手中还有天师用印的字据,就如圣旨,就这么夺了张无暇的权柄,比姚令暗算七代大掌教还要顺利,初显搞宫变的天赋。

    一众张家道士领了命令,四散开来去抓人。

    虽然郭翁波藏得很深,行踪飘忽不定,但只要道门公器想要抓人,那就没有抓不到的,除非他也逃到江北去。当初张拘成一声令下,不就抓到了?

    说到底,这些江湖人保全自身的关键不在于如何逃脱抓捕,而是不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抓捕名单上,这就需要一把大伞护住自己。

    这些张家道士不属于江南道府,与江南道府没有交集,也不必向江南道府报备,那么保护伞的作用便发挥不出来。

    至于张无暇去了哪里?

    小殷把他转移到了鬼国洞天,一时半刻且出不来呢。

    齐玄素的用意很明白,他的阶段目标是西道门大军“入关”,守关的是凤麟洲道府掌府大真人张气寒,所以要策反张气寒。

    齐玄素开出的条件相当不低,此时张气寒处于摇摆状态,便要在正面战场上施加压力,也就是拿下芦州,迫使张气寒认清形势,做出正确的选择。

    齐玄素和秦权殊所见略同,齐玄素想要策反秦权殊的人,秦权殊也在策反齐玄素的人。区别在于齐玄素想要来个大的,直接策反一洲之地,秦权殊却是从细微处着手,看准了那些被道门收编的官吏、黑衣人,江南士绅以及江湖人,要来一个里应外合,让天师大败而归,终使江南局势糜烂。

    所以天师和五娘达成共识,在正式进攻芦州之前先解决这个问题,又牵涉到了谢家公子谢知世的一系列布局。

    到了这里,天师和五娘发生分歧。天师打算借着这个机会顺手把谢家灭掉,五娘认为正事要紧,暂时不动谢家,保证局势稳定。

    于是博弈的关键来到了小殷的身上,小殷也果真不复五娘所望,利用天师的轻视心理,又靠学老道士麻痹了张无暇,最终轻松拿捏张无暇,夺取了上清宫道士的指挥权,开始清理谢知世的布局,而不是去针对谢家人。

    这就是侧重点不同的问题。

    小殷这一套操作下来,还是像模像样的,虽然有点粗糙,缺少细节,但是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成长到姚令的高度。

    齐玄素没有过多关注江南的问题,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西道门回归上面,现在已经改名为灵宝道。

    先前都是意向和方案,虽然最高层开小会已经达成一致,但没有律法效力,所以接下来就是召开金阙议事,走程序,将这些方案一一落实。

    首先就是灵宝道这个名字。

    然后是正式确认澹台震霄出任灵宝道大真人,位同三师,也就是副掌教大真人,道门的副掌教大真人扩充为四位。同时也追授历代西道门之主为副掌教大真人,入祖师殿东殿。

    再是宫甫、皇甫嵩出任平章大真人,皇甫极、澹台盈等八位西道门真人出任参知真人。

    这里没有细谈,如果不算叛出道门的太平道,那么金阙参知真人数量不仅没有超编,还有极大的缺口。可如果算上太平道,那么金阙的参知真人数量已经超出玄圣定下的三十六之数。现在是一个模糊地带,没有完全明确,算是拉开了金阙改制的大幕。

    还有就是在南大陆初步成立临时道府、确定有关人等职务。

    所以这段时间的金阙议事就没停下,齐玄素亲自主持议事,议完这一场还有一场,再议完这一场还有三场。

    不同于以前的议事,这次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西道门回归道门牵涉金阙体制、大掌教选举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许多律法都要推倒重来,几乎是动摇道门根基了,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便是如此。

    所以这次进行的是扩大议事,参加议事的不仅有参知真人,还有大掌教选举委员会的老道士们,以及有关专业的普通真人。

    放眼望去,一品天真道士和二品太乙道士竟是人数相当,这次议事的总人数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七百余人,部分人员无法到亲自到场,也远程参与了议事,或是派出代表代为参加议事。

    比如天师就派出了张无用作为他的代表。七娘还要坐镇地肺山,也派出了姚司作为她的代表。其他几位掌府大真人,职责所在,同样不曾亲自参与议事,纷纷派出了自己的全权代表,比如兰大真人的代表是徐教容,颜大真人的代表是颜永真。

    值得一提的是,张无道的代表是张拘奇——也就是齐玄素的岳丈,这算是变相向齐玄素示好。张家那么多人,偏偏选中了张拘奇,那么肯定是有意的。齐玄素没做大掌教的时候,张拘奇靠边站,齐玄素做了大掌教,张拘奇还是靠边站,那么好女婿岂不是白做大掌教了?反正是发表意见,不是动手打人,张拘奇足够了。

    这还不算没有座位的有关服务人员。

    齐玄素不得已通过阵法将金阙主会场扩大,才能容纳如此多的人。

    正因如此,议事进度推动很慢,参加议事之人也很谨慎,很多事情都是讨论了又讨论,完善了又完善,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还要解决分歧,调和矛盾,从朝阳初升一直到明月高悬,一天能完成一个议题就相当不错了。

    基本就是子时还在讨论问题,一直要到丑时才能告一段落,然后寅时准备新的议事,卯时又要开始议事,再到次日的丑时,如此循环往复。

    上至大掌教,下至负责记录的金阙辅理,都是连轴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幸亏能够参加议事之人都有修为在身,换成寻常人,非得当场熬死几个不可。

    不过饶是如此,许多人也脸色不好,毕竟心力消耗不轻。

    在这种情况下,齐玄素当然没有闲心去理会小殷的事情,也不能亲力亲为去处理儒门掀起的舆论攻势,干脆全部交给周梦遥处置。

    实在有重要事务必须齐玄素亲自决断,齐玄素便让同样参与议事的张月鹿代为主持议事,他暂时离开一段时间。

    西道门方面也派出了代表参与这次扩大议事,澹台震霄和宫甫要整军备战,脱不开身,皇甫极更是主持澹秀宫的日常工作,所以由皇甫嵩带队,澹台盈作为副手,同时也是澹台震霄的代表,还有两位参知真人和二十余位真人,其他道士近百人,共同组成了一个代表团,来到玉京,代表过去的西道门现在的灵宝道在议事上发声。

    姚懿当然也参与了这次议事,齐玄素的许多发言稿子都是出自姚懿的手笔,不得不承认,姚懿的水平相当高,齐玄素只觉得当初的选择没有错,留下姚懿的确帮了大忙,他都有点离不开姚懿了。

    虽然姜大真人不在了,但姚懿算是填补了姜大真人的部分空缺,不过姚懿不曾独自领兵,还看不出带兵的本事如何。

    老殷先生没有参与这次扩大议事,他也不必发表意见,作为谋主,他提建议都在事前,齐玄素下了决定之后,他的任务就完成了,所以老殷先生再次踏上行程,返回婆娑洲,为第二轮策反做准备。

    结束今天的议事之后,齐玄素暂时回到小紫霄宫的微明殿,姚懿跟在他的身后。

    张月鹿没有回来,她还在金阙那边。

    不多时,周梦遥走了进来——周梦遥同样没有参与大议事,张无恨一个人代表了她们两个。

    齐玄素问道:“什么事?”

    周梦遥回复道:“我通过埋在帝京的暗线刚刚得到一个消息,谢知世已经秘密抵达帝京,暂时住在程太渊的家中,皇帝和太后分别接见了他。”

    齐玄素整理了一下因为议事有些纷乱的思绪,这才说道:“就是齐大真人提到的那个谢三公子?”

    “正是。”周梦遥道,“江南道府已经发布了谢知世的通缉令。”

    齐玄素沉思了片刻:“这个谢知世很特别吗?”

    周梦遥回答道:“在玉京之变以前,不显山不露水,所以有关他的消息不多,现在只能确定,程太渊很重视他,正是因为程太渊的支持,他才能提前执掌谢家。”

    齐玄素问道:“‘圣无忧’怎么说?”

    周梦遥道:“‘圣无忧’已经离家二十年,一直居住在帝京,谢知世则一直留在江南,两人交集不多,谈不上了解。”

    齐玄素想了想,说道:“不要轻举妄动,让帝京的暗子以保全自身为重。暂且看江南那边的处理结果罢。”

    周梦遥应道:“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