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零三小说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205章 新改萌芽遇阻碍,女主智破困局来

第205章 新改萌芽遇阻碍,女主智破困局来

    第205章 新改萌芽遇阻碍,女主智破困局来

    内侍尖细的声音在府衙大堂回荡:“林大人,皇上召您即刻进宫。”林诗雅心头一凛,将教育改革的构想暂且放下,匆匆进宫面圣。

    圣上之意,是要她尽快拿出新的商业改革方案。

    林诗雅领命,不敢怠慢。

    回到府衙,林诗雅立即召集幕僚,商议新政。

    她提议建立一个商业互助基金,以扶持小商贩,促进市场繁荣。

    此计划一出,众人纷纷点头称赞。

    然而,当林诗雅开始筹备基金时,却发现国库拨款有限,资金短缺成为一大难题。

    她眉头紧锁,纤细的手指一下一下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窗外,寒风呼啸,树枝摇曳,如同她此刻纷乱的思绪。

    这消息不知怎的,传到了吴富商耳中。

    尽管身陷囹圄,他仍旧不忘兴风作浪。

    他买通狱卒,将消息传递给他的旧部——那些曾经依附于他,如今却惶惶不可终日,担心被新政波及的小商人。

    吴富商深知这些小商人心中的恐惧,他让手下散布谣言,说林诗雅的新政是要将他们的钱财全部充公,让他们倾家荡产。

    “你们想想,这互助基金,美其名曰互助,实际上就是变相收你们的钱!”吴富商的手下,一个名叫孙谋士的精瘦男子,唾沫横飞地煽动着,“你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凭什么要交给朝廷?交给那个乳臭未干的丫头片子?”他刻意压低声音,语气中充满了阴险和蛊惑,“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我们联合起来,拒绝为新计划提供资金!看她怎么办!”

    吴富商的煽动果然起了作用。

    许多小商人本来就对新政心存疑虑,如今更是人心惶惶,纷纷拒绝出资。

    林诗雅的商业改革计划,还未正式启动,就遇到了巨大的阻碍。

    师爷将收集到的情况汇报给林诗雅,脸色凝重:“大人,那些小商人……都不愿意出资。”林诗雅听完,沉默良久,目光落在窗外萧瑟的景色上,缓缓开口:“备轿,去码头。”

    林诗雅的轿子在寒风中摇晃,她掀起一角帘子,望见码头上林立的桅杆,如同一把把刺向天空的利剑。

    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吹得她鬓角的碎发凌乱。

    码头工人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神情萎靡,与往日的喧嚣截然不同。

    王头目站在人群中央,粗声粗气地抱怨着,唾沫横飞,似乎在煽动着什么。

    林诗雅没有直接去找那些拒绝出资的小商人,她清楚,此刻去求只会适得其反。

    她需要的是另辟蹊径,找到新的资金来源。

    她径直走向码头边,找到了一个面容憨厚的船老大,此人是她早年微服私访时结识的朋友,为人仗义,信得过。

    “老哥,近来生意如何?”林诗雅声音清朗,带着几分关切。

    船老大见到林诗雅,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连声说道:“林大人,您怎么来了?最近生意还算凑合,只是这天气,着实冷得厉害。”

    林诗雅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张图纸,递给船老大:“老哥,你看,这是我最近在研究的新型航船图纸。这船一旦造出来,能大大提高航运效率,减少损耗,对咱们这些跑船的人,可是大大的好事。”

    船老大接过图纸,仔细端详,眼睛都亮了起来:“林大人,这……这真是好东西!可是,造船要花不少钱吧?”

    林诗雅点点头,又从怀中取出几张银票:“老哥,我知道你手里有些积蓄,我也不瞒你,这笔钱我急用。你若愿意入股,我保证你将来得到的,绝对远超你现在的收益。这可不是什么朝廷的强制摊派,而是真正能让你赚大钱的机会。”

    船老大略一思索,便拍着胸脯说道:“林大人,我相信你!这钱,我出!”

    有了船老大的带头,其他一些有远见的商人也纷纷加入,他们早就苦于资金不足,无法扩大生意。

    林诗雅以新的商业计划为诱饵,成功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商人入股,解决了资金难题。

    消息很快传到了那些拒绝出资的小商人耳中,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看着其他商人积极筹备,他们的肠子都悔青了。

    赵商人懊恼地一拍大腿,说道:“唉,早知道林大人这么厉害,我当初就应该相信她!”他脸色苍白,额头冷汗涔涔,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林诗雅看着码头边逐渐忙碌起来的人群,嘴角微微上扬。

    她轻声吩咐师爷:“去告诉张侍郎,就说码头新船建造事宜已经敲定,让他尽快准备相关文书。”她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还有,让他把那个李老头叫来,我有些话要问他。”

    师爷领命而去,林诗雅望着远方,眼神深邃。

    新政推行,阻碍重重,但她不会退缩。

    “大人,那位李老头来了。”师爷低声说道。

    林诗雅转过身,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道:“让他进来吧。”

    夜幕降临,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林诗雅专注的神情。

    她正仔细研读着一本古籍,书页泛黄,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这本古籍是慕容复送给她的,其中记载了前朝的商业改革案例,对林诗雅的计划有着极大的启发。

    她时而蹙眉沉思,时而展颜一笑,手指轻柔地抚摸着书页,仿佛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窗外,寒风呼啸,拍打着窗棂,发出阵阵声响,但她却浑然不觉,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林诗雅合上书,长舒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她仿佛看到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一条能够彻底改变大梁王朝商业格局的道路。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大人,不好了!”张侍郎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脸色煞白,额头上布满了汗珠,手中的账册掉落在地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怎么了?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林诗雅语气虽然严厉,但眼中却闪过一丝无奈。

    “大人,新的商业数据……数据全都乱了!”张侍郎颤抖着声音说道,他弯腰去捡地上的账册,却因为太过慌张,一不小心撞到了桌角,发出一声闷哼。

    林诗雅看着张侍郎慌乱的样子,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无力感。

    她揉了揉眉心,走到张侍郎面前,语气平静地问道:“怎么回事?慢慢说。”

    张侍郎结结巴巴地解释道:“下官……下官按照您的吩咐,重新统计了码头和集市的商户数量,还有他们的……他们的经营情况,可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数据总是对不上,乱七八糟的……”他低着头,不敢去看林诗雅的眼睛,声音越来越小,几乎听不见了。

    林诗雅拿起掉落在地上的账册,翻开一看,眉头紧锁。

    账册上的数字确实混乱不堪,涂涂改改,看得人眼花缭乱。

    她深吸一口气,将账册放在桌上,目光如炬地盯着张侍郎,缓缓说道:“张大人,你身为户部侍郎……”

    “张大人,你身为户部侍郎,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林诗雅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侍郎吓得浑身一颤,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下官该死!下官无能!请大人责罚!”

    林诗雅没有说话,只是拿起账册,一页一页地翻看着,眼神锐利得仿佛能洞穿纸张,直达真相。

    她纤长的手指在纸页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清脆的声响,一下一下,敲击在张侍郎的心上,让他更加忐忑不安。

    书房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烛火偶尔发出噼啪的声响,和张侍郎急促的呼吸声。

    良久,林诗雅才缓缓开口:“起来吧。”她的声音依旧平静,听不出喜怒。

    张侍郎战战兢兢地站起身,低着头,不敢看林诗雅的眼睛。

    林诗雅将账册扔在桌上,说道:“这些数据,我来整理。你在一旁看着,好好学学。”她语气虽然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侍郎连忙应道:“是!下官一定好好学习!”

    接下来,林诗雅便开始整理那些混乱的数据。

    她动作娴熟,思路清晰,仿佛那些杂乱无章的数字在她眼中都变成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组成了一曲和谐的乐章。

    她时而皱眉沉思,时而提笔疾书,在纸上写下一行行工整的数字,仿佛一位技艺精湛的乐师,正在谱写一首动听的乐曲。

    张侍郎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从未见过有人能如此快速而准确地处理如此复杂的数据。

    他心中对林诗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为自己之前的无能感到羞愧。

    林诗雅不仅整理了数据,还为张侍郎制定了一套新的工作流程,并详细讲解了其中的要点。

    张侍郎听得如痴如醉,仿佛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他终于明白自己之前的错误之处,也明白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多谢大人教诲!”张侍郎再次跪倒在地,这次是真心实意的感激。

    林诗雅淡淡一笑,说道:“起来吧,好好做事,才是报答我的最好方式。”

    接下来的几天,林诗雅都在忙着推行新的商业改革计划。

    她走访市场,倾听商贩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

    她深入码头,考察航运情况,寻找新的商机。

    她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只为了让大梁王朝的商业更加繁荣,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

    然而,就在她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她却听到了一个让她感到不安的消息。

    “大人,您听说了吗?外面都在传……”师爷欲言又止,神色紧张。

    林诗雅心中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传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