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零三小说 >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 第一卷 第339章 刚拿走利润,又来灾害了?

第一卷 第339章 刚拿走利润,又来灾害了?

    听了江临的话后,朱标有一些被说服了。

    只见他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随后说道:“江临啊,你这话说得也有道理。

    但朝廷现在急需用钱,你也不能拖得太久啊。

    这样吧,你先给朝廷一部分利润,剩下的等工厂赚了钱再给。你看怎么样?”

    江临闻言露出笑容道:“对了,太子殿下不说,我都忘了。

    我得先把我的利润拿走,不然我可就白干了。”

    说着,江临便拿起电子计算器,开始算起账来。

    “太子殿下,您看,这是我这段时间的利润。按照当初说好的,朝廷7成,我3成。我现在就把我的那部分利润拿走.....”

    “好了,从白糖运行到现在,一共入账了二百六十三万两银子,支出了成本一百零三万两,我3成....朝廷7成.....”

    “白糖的利润算清楚了,一共差朝廷七十三万两银子!”

    江临一番算账,手指在电子计算器的按键上跳跃如飞,最终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数字。他抬头望向朱标,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太子殿下,您看,这是我这段时间的利润。按照当初说好的,朝廷七成,我三成。我算了一下,到目前为止,朝廷应得的白糖利润是七十三万两。”

    朱标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他本以为能多从江临这里提走些银子,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没想到江临账目算得如此清楚,一丝一毫都不肯多让。

    “江临啊,你这账算得倒是精细。”

    朱标苦笑一声,“可朝廷现在正是用钱之际,你能不能……”

    江临打断道,“这七十三万两,已经是臣能挤出的最大数额了。太子殿下要是不要,那就算了。”

    朱标看着江临那坚决的样子,心中虽有不甘,但也知道再强求下去也无济于事。

    江临死抠着不给啊!

    他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好吧,江临,那你就把这七十三万两给本宫提来吧。”

    江临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这不是他抠搜,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工厂的运转需要大量的资金,工人的工资、原材料的采购、设备的维护等等,哪一样都需要钱。

    虽然他的工厂现在来钱快,但也需要现金流来支撑。

    总不能干什么都打白条吧?

    干啥都刷他江临的脸?

    他江临的脸也不是花呗啊!

    要是钱都让太子提走....

    那工厂也就没办法干了。

    想到这里,江临不禁有些头疼。

    他知道,自己虽然立了大功,但自己这工厂来钱快,也因此成为了朝廷和陛下眼中的“肥羊”。

    以后恐怕会有源源不断的麻烦找上门来。

    “许多,去,给太子殿下取银票。”

    江临吩咐许多给太子殿下取银票。

    “是,卑职这就去。太子殿下稍等。”

    许多应了一声,转身欲走。

    可还没走几步,就突然听到一阵沉重的脚步声传来。

    许多的脚步就突然变得哆哆嗦嗦的,仿佛踩在了棉花上一般。

    江临眉头一皱,疑惑地问道:“许多,你怎么了?怎么走得这么慢?”

    许多大声喊道:“参见陛下!”

    江临转头望去。

    只见朱元璋带着徐达和汤和,正大步流星地朝他们走来。

    江临心中一紧,暗道不好。

    这朱元璋肯定是来要钱的!

    而且看他的脸色....

    看他这架势.....

    恐怕比太子殿下还要难缠!

    他连忙站起身来,恭敬地行礼道:“臣江临,参见陛下!”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江临,起来吧。朕这次来,是有事找你。”

    江临连忙捂着肚子说道:“陛下,臣突然感觉肚子有些不舒服。臣想去茅房一趟。”

    说完,江临便转身欲走。

    然而,却被徐达一把按住了肩膀。

    “江临啊,你小子怎么看见陛下就想跑?”

    徐达笑道,“陛下有话要跟你说呢。”

    江临一脸无奈地看着徐达,说道:“臣真的是身体不适啊。”

    朱元璋看着江临那为难的样子,心中也有些不忍。

    毕竟江临刚刚平定元朝,让他大明一统了天下。

    但朱元璋也清楚,朝廷现在确实需要银子。

    没钱....寸步难行啊!

    他叹了口气,说道:“江临啊,既然你身体不适,那就先去茅房吧。朕在这里等你。你不回来,朕不走。”

    江临闻言,心中暗自叫苦。

    他没想到朱元璋会如此执着,竟然要在这里等他回来。

    他无奈地说道:“陛下,臣只是小恙,不碍事的。陛下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江临啊,咱是来要钱的。”

    江临苦笑一声,说道:“巧了,陛下,您跟太子殿下一个事儿啊。臣已经跟太子殿下算过账了,把欠朝廷的白银利润给朝廷,一共是七十三万两。”

    朱元璋微微一愣,随即眉头微皱:“七十三万两?江临啊,朕听说你这段时间赚了不少银子,怎么才这么点?”

    江临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陛下,臣的工厂虽然赚了些银子,但投入也大啊。设备、原材料、工人工资,哪一样不需要钱?臣这也是精打细算,才挤出这七十三万两来。”

    朱元璋沉吟片刻,说道:“不够,江临,朕要三百万两。”

    江临一听,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朱元璋,说道:“陛下,您这……您这比抢劫的还狠啊!臣这账上满共就二百多万两银子,人家太子殿下才要一百五十万,您要三百万?这……这怎么行?”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道:“江临啊,咱知道你的工厂赚了不少银子。咱也是没办法,边疆的驻军需要粮饷,灾荒救济也需要银子,朝中大臣们的俸禄也有些发不出来了。咱想找你借点银子,用于边疆的驻军和灾荒救济,等朝廷缓过来了,自然会还给你的。”

    江临一脸为难地看着朱元璋,说道:“陛下,臣知道朝廷现在困难,但臣的工厂也刚起步不久,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啊。臣这二百多万两银子,还要维持工厂的运转,还要给工人发工资,还要采购原材料,哪一样都需要钱。陛下,您不能这么逼臣啊。再者,我怎么出征一趟元朝,陛下您就穷了?”

    朱元璋神色凝重,继续说道:“江临啊,蓝玉那边征西蕃已经到了决战的时刻,军费开支巨大,粮草、武器、马匹,哪一样不是花钱如流水?

    而且大明朝最近也是多灾多难,湖广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水灾,百姓流离失所,亟待赈济。

    浙江一部分地区又突发了瘟疫,染病者众多,医者忙于救治,也是焦头烂额啊,咱都准备把戴思恭派去了。

    再加上你征元朝时调动的十万大军,人吃马嚼,一天的花费都是天文数字。

    虽然这些战事和举措也带来了很大的利益,如领土的扩张、国威的振奋,但是目前来讲,朝廷的亏损还是很大的,财政压力空前啊。”

    江临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麻木,他心中暗自感叹:“怎么天灾人祸就不断呢?刚刚平定元朝,又迎来这么多灾祸,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他抬头看向朱元璋,只见朱元璋的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忧虑,显然也是被这接踵而至的困难压得喘不过气来。

    江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同情之情。

    他知道,作为一国之君,朱元璋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道:“江临啊,你是来自未来的穿越者,你知道这个事情么?咱有时候真的很羡慕你,你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而咱呢,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江临闻言,心中一阵苦笑。

    他确实知道一些未来的事情,但那些都是大致的历史走向,具体的细节和过程他并不清楚。

    未来的历史对于很多事情都是一笔带过的。

    而且,即使他知道了未来会发生什么,又能怎么样呢?

    很多天灾人祸,在没有相应科技条件下,是无法避免的。

    只能坦然接受。

    江临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您提及的水灾、瘟疫之事,臣倒是有些听闻。只是这浙江瘟疫,按史书记载应在洪武二十年大规模泛滥,如今才洪武十二年,莫非是已初见端倪?不过想来也是,历史记载这些年天灾频发,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等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很多或许都未记录在案罢了。”

    朱元璋微微点头,神色凝重道:“江临啊,咱也知这天灾难以预料。可咱也是苦出身,看着百姓流离失所,咱这心里啊,就像压了块大石头。咱身为大明皇帝,看着百姓受苦,却一时难以周全,实在是愧疚啊。”

    江临赶忙安慰道:“陛下,您莫要自责。天灾乃人力难以抗拒之事,您已尽心尽力为百姓操劳。如今当务之急,是尽快赈济灾民,防治瘟疫,尽量减少损失。”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