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零三小说 > 权力之巅 > 第一卷 第918章 三大领队

第一卷 第918章 三大领队

    第一会议室是王寨乡最早的会议室,会议室里一共坐了十四个人。

    其中,省文旅厅五个人,江北电视台两个人,江北日报阵容最为强大,七个人,一个领队,两个摄像,另外四个人是后期制作。

    靠着宋乡长这个IP,江北日报只用了短短六天时间,就在各大短视频平台,斩获了超百万粉丝。

    尝到甜头的他们,自然要再接再厉。

    负责运营短视频账号的团队,决定不再通过驻青山的记者获取素材,而是整个团队亲赴王寨乡,自己拍摄,自己剪辑。

    省文旅厅亦是如此。

    五个人里面,有三个是后期制作人员。

    笔记本电脑往会议室一摆,各种剪辑,配音,加字幕,更过分的是,直接合成视频。

    这几天宋思铭不在,不是没有拍到宋思铭吗?他们干脆把之前视频里的宋思铭,P到新拍的视频里,作为新作品发布。

    这样的操作模式,惊呆了江北电视台两名工作人员。

    因为,他们的新媒体运营,还停留在传统时代。

    新闻记者兼职拍摄素材,把相关视频发回去,后期团队制作,制作完毕,交审核部门审核,审核通过之后,再交给新媒体部,新媒体部觉得可以,再在短视频账号上发布,这一套流程走下来,最快最快也得两天时间。

    两天时间,新闻也变旧闻了。

    除了时效性不行,内容更不行。

    江北电视台短视频账号下的作品,相当于浓缩版的江北新闻联播。

    就是一本正经地播新闻。

    他们自己看了都犯困。

    直接结果就是,江北电视台在各短视频平台的账号关注人数,总计都没有超过十万,其中八万,还是领导觉得数字太少,太难看,找人刷的。

    痛定思痛,他们决定向领导谏言,改变当下的新媒体运营模式。

    为了让领导明白成功的新媒体运营模式是什么样的,江北电视台的两名工作人员,干脆拿着手机,偷拍起文旅厅和江北日报团队的工作状态,两人分工合作,一人负责一边。

    正拍得起劲,宋思铭进到了会议室。

    由于三方人马都过于专注,竟然都没有注意到宋思铭。

    直到宋思铭大声地咳嗽了一声。

    会议室里的十几个人,才齐刷刷望向门口的方向。

    “宋乡长!”

    认出宋思铭,三个团队的摄像,立刻扛着机器冲向宋思铭,抢占有利地势,对着宋思铭就是一顿拍。

    宋思铭虽然预想到大家会比较热情,但没想到大家会这么热情。

    但问题是,这么拍没有意义。

    毕竟,他出圈,靠的并不是这张脸。

    单独把他的脸放在网上,估计没几个会看,真正起决定性作用还是内容。

    就比如那个连华新社都转发的拜年视频,朴实的老百姓,成群结队地给务实的基层干部拜年,才是核心中的核心。

    “等会再拍,我们先和宋乡长沟通一下。”

    三个团队的领队,很快就意识到,这种怼脸式的拍摄,完全是浪费内存。

    摄像机撤下。

    三个领队来到宋思铭近前。

    “宋乡长,我是江北文旅厅宣传推广处的副处长于伟旗,江北文旅的短视频账号,就是我负责。”

    省文旅厅的领队,先进行自我介绍。

    “于处,您好,欢迎您和省文旅厅的同志们来到王寨乡,江北文旅短视频账号对江北旅游事业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您居功至伟。”

    宋思铭对于伟旗说道。

    他这番话,可不是拍马屁。

    江北省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声名不显,甚至很多本省人都不知道江北省还有那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

    直到江北文旅在短视频平台发力。

    特别是那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江北”,让江北省成功出圈,而这些,都出自于伟旗之手。

    “宋乡长,您可别高抬我,我就是给同志们做好后勤,主要还是零零后的小同志,奇思妙想,给团队注入了活力。”

    于伟旗连连摆手,谦虚地解释道。

    但心里肯定还是美滋滋的。

    “宋乡长,我江北日报新媒体运营部主任申子辰,我得先跟宋乡长道个歉,没有经过宋乡长的允许,我们就把您的视频做成了鬼畜视频。”

    随后是江北日报的领队。

    “申主任千万别这么说,您是我的贵人,要不是您的艺术加工,这间会议室里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人等着我。”

    宋思铭回应申子辰。

    “艺术加工……”

    听闻宋思铭把鬼畜视频描述成艺术加工,申子辰为宋思铭的胸怀竖起大拇指,要知道很多当事人,还接受不了那种无厘头的视频剪辑手段的。

    还有明星将视频网站视频制作者,告上法庭的先例。

    他当初敢这么干,一方面是领导给的任务目标太高,只能出奇制胜,另一方面还仗着江北日报的金字招牌,就算再过分,也没有哪个体制内的人,敢告本省的省直机关报。

    但事实证明,他想多了,宋思铭没有任何不满。

    “宋乡长,我是江北电视台的主持人程刚。”

    最后是江北电视台的领队程刚。

    程刚的自我介绍明显简短了一些,因为,他实在没有和王寨乡,和宋思铭相关的内容可以说。

    但宋思铭知道程刚。

    “程刚老师,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您主持的中华好诗词,当时,我还参加过节目海选,可惜只到第二轮就被刷下来了。”

    宋思铭笑着对程刚。

    “是吗?”

    “没想到咱们十几年前就有交集了。”

    程刚瞬间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了。

    相互介绍完,宋思铭挨着三位领队坐下来。

    省文旅厅和江北日报目的明确,就是趁着宋思铭的热度,多多宣传江北,为此他们已经提前写好了文案,划定了场景,宋思铭只需配合拍摄出一些视频素材即可。

    省电视台的准备,则没有那么充分。

    他们是受新媒体部的委托,过来采访宋思铭,原定的就是按照新闻采访的模式,问问宋思铭火了之后的心理历程,让宋思铭谈谈怎么借助网络,宣传江北,带动江北发展,可这种类型的采访,相比于活泼生动,不拘一格的江北文旅,江北日报,还没开始,就先落了下乘。

    程奎不想大老远跑一趟,做的都是没意义的事。

    可是,脱离传统模式,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