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等部,双战败了,狼狈逃回天兴城。
天兴城也是一座名称,历史上是秦国的国都雍城,秦国曾在此定都达二百九十四年。
秦国迁都咸阳后,这里也仍旧是秦国的陪都与祭祖之地。
大名鼎鼎的“蕲(qi)年宫之变”就发生在雍城境内。
雍城最初以河流为城,“城堑河濒”,之后又增筑城墙,城坚池深,易守难攻。
逃到天兴城后,王景等人才算是喘了口气,结果一清点兵马,好家伙,只剩下三千人了。
王景欲哭无泪。
向训沉默无言。
并不算是军职的客省使昝居润嘴唇动了动,却难发一言。
地位最低的李处耘,干脆就成了小透明。
“准备守城吧!这次虞军恐怕要攻城了。”
终究还是见过大风大浪的王景扛下了所有。
果然不出王景所料,取得大胜的高顺军顺势包围天兴城。
之前不打天兴城,是因为天兴城还有不少驻军,而且可能还有援军,而大虞要把有限的兵力用于打通陈仓古道。
如今,高顺手中又多了一万多的援军,而天兴城的主力和援军又惨败一场,战死、逃亡、投降者十之七八,围攻天兴城的条件已经成熟。
不仅仅是天兴城,高顺还派兵攻略天兴城周围的城市,并命令擅长“奔袭”的韩继勋所部进攻郿县。
高顺很清楚,短时间不仅天兴城不可能有援军了,就连凤翔府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有新的援军了。
这个时候进攻郿县的部队,也不会有后路被断的风险。
一旦拿下了郿县,兴元府的援军走褒斜道进入郿县境内也不会有危险了。
只是,宝鸡一直没有被攻陷,这让高顺多少有些焦急。
拿不下宝鸡,一旦敌军主力来援,那么在凤翔府所取得的成果,很可能前功尽弃。
一个不好,仍旧有被围歼在凤翔府的可能。
高顺派出了汧水之战的降兵分别去宝鸡、郿县劝降。
然而,宝鸡仍旧拒不投降。
守将胡立曰:“昔日诸葛武侯都未曾拿下陈仓,更不用说窃蜀蛮夷了;我大周主力旦夕既至,虞贼之败不远矣。”
胡立又放下架子,与士卒同吃同住,城里的好酒好菜也统统用来劳军。
重重操作,总算是把宝鸡的军心士气勉强维持住了。
历来军事重镇的守城战,如果没有军官们参与,想要献城是很难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宝鸡军官们的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郿县守军。
郿县虽然是通往长安的重要枢纽,但是却属于凤翔府的辖地,而非长安所在的京兆府。
这次大战,不仅凤翔府仅剩的机动部队损失惨重,就连向训、韩通所部中央军以及新近来源的静难军都已经近乎全军覆没,这种情况下,郿县自然早已经是人心惶惶。
在这种情况下,京兆府不仅没有派出援军,反而集中兵力进入长安,一副“守住长安,有功无过”的架势。
这让郿县既没有援军,也没有足够的守军,王景虽然在之前曾经调了一部分人马过来,但整座城市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两千老弱把守。
守将看不到守城成功的希望。
韩继勋部围攻了三天,郿县守军无心守城,最终由几名本地的将官打开城门,便献城投降。
大虞得以控制这处连接长安和汉中的要地。
拿下郿县后,大虞军马不停蹄,随即进攻扶风和岐山。
说起来,凤翔府这块地方也是宝地了。
凤翔府境内有座山名叫岐山。
凤鸣岐山,大周将兴。
这里是周兴之地。
传说中的周原,就位于扶风、岐山一带。
此外,凤翔府的东北部还有一县名曰麟游,为隋唐官员闲时避暑游玩之地——宫井,因隋义宁元年有麒麟游观得名。
陈仓改名宝鸡,也是因为陈仓山(今鸡峰山)传说有石鸡啼鸣为祥瑞,才改名的。
有凤鸣有麟游有宝鸡,这块地还真是一块祥瑞宝地。
如果再加上秦人崛起的秦州以及秦人数百年的都城雍城(天兴城)那就更有意思了,要知道始皇帝可是号称祖龙。
这下子,龙凤麟三族聚齐了,搁洪荒流小说里,那就龙汉初劫三大主角齐聚了。
这样一看,反倒是金鸡显得有些不上档次,似乎就算是跟昴日星官或者毗蓝婆菩萨有关,都跟以上三个不是一个级别……
当然了,传说归传说,神话归神话,祥瑞归祥瑞。
历来祥瑞只能够锦上添花,却不能雪中送炭,对于此时的战事毫无影响。
甚至大虞军只要愿意,也可以随时制造更多的祥瑞出来。
在这个时代,祥瑞究竟是真是假,已经很难判断了,但人造的祥瑞却因为有当权者或者别有用心者背书,反而显得更真——至少当权者和满朝文武都“信”了,愚民们也很快就会信了。
岐山和扶风等地也很快被平定。
这些地方,本来就已经被王景放弃了。
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这些地方的降将,都被拉着到天兴城、宝鸡城下劝降。
这既是在断这些降兵降将的后路,也是在打击守军的士气。
然而两城虽然城内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沉重,但却仍不投降。
忠义也罢,利益也好,亦或是为了家人,反正这些地方的大部分将领的抵抗意志都很坚定。
考虑到两城的重要程度不同,高顺再次亲临宝鸡,指挥大军攻城。
高顺征调了附近的五万余民夫,不惜一切代价填平护城河,作为炮灰协助主力攻城。
攻城战很快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高顺决心,哪怕是付出耗光这五万民夫外加一万虞军的代价,也要拿下宝鸡城。
慈不掌兵。
高顺太清楚宝鸡城的重要性了。
至于那些民夫是否太过可怜,那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事了。
在这个时代,哪有攻城战不让民夫当炮灰的?
至于说这些民夫要是死了,他们的家人怎么办?
汝妻子吾自养之,汝无虑也!
如果这场仗赢了,失去丈夫的适龄妇人以及女人,自然可以由他做主嫁给有功的士卒,要是败了,那就当消耗后周的战争潜力了。
战争,本来就是野蛮的。
真正意义上的仁义之师,遍观蓝星世界史,古往今来只有一支。
其他的,和平年代还好说,战争年代,就只能比下限了……
高顺自认大军非必要不主动扰民,不杀民取乐,已经够仁义了。裹挟民夫攻城什么的,要怨就怨周军为什么不投降啊!
周军要是投降的话,这些民夫不就不会死了吗?
这虽然是歪理邪说,但是在不敢仇恨高顺军的情况下,大部分被裹挟的民夫还真的就恨上了后周守城的将士……
你们为什么不投降啊?
你们要是投降的话,我们不就不用家破人亡冒着风险去攻城了?
可恶的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