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零三小说 > 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 第46章 超出预期的猛!

第46章 超出预期的猛!

    桓奕的美眸微微泛光。

    她知道楚世昭是有能力的。

    问题是,她不知道楚世昭能做到这样超出预期的事情。

    因为在桓奕看来,历史不管怎么样都是有它的偶然性。

    它是不具备必然性,不是说一个人很厉害,他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就比如说最开始的三次模拟推演。

    楚世昭都是直接死在长安里,连任何机会都没有。

    后面楚世昭没有待在长安,跑到了其他地方,就有了新的延展,换句话说,楚世昭待在长安和没有待在长安,也是一种偶然性。

    再比如说桓奕的二兄桓节。

    他不入京的情况下,在凉州拥兵自重,那就是一股毋庸置疑的军事战力,皇甫坚不会和桓节兵戈相向,段琦最终也不会和桓节生死相搏。

    凉州最稳定的三个将领没有内部矛盾,天下人谁敢小觑?

    就是进了京城,三人之间有了利益纠纷,最终分道扬镳,这就是历史的变化。

    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所以楚世昭的表现,再次超出了桓奕所想的预期,在桓奕看来,这种局势的大周王朝,楚世昭能成为坐镇一方的军阀,都是能力的体现。

    你再强你再能打,你拦得住多地的集中包夹?拦得住法理、大义对你威望的打击吗?

    结果,楚世昭做的每个选择,不能说是超出预期,那也是无可挑剔。

    面对朝廷,他保持谦卑。

    接受王氏的拉拢,而关中世家又急需楚世昭的力量,赦免了桓氏的罪责,双方相互扶持,朝廷给了楚世昭名望,楚世昭替朝廷平定叛乱。

    如果楚世昭选择了自立,不给朝廷面子。

    大周王朝下的每一道敕令都没人听话,那对地方就是彻底失去约束的能力。

    号令彻底无效。

    如此一来,楚世昭后面还能去大同府、大宁府,让两地的节度使放下武器,并入他的势力吗?

    就是前面的选择对了,大同节度使和大宁节度使才会那么果断放下武器,投靠楚世昭。

    现在的情况就是,楚世昭去一个地方,你这边的将领愿意投顺,那就是大周王朝的忠臣,不愿意,那他不仅可以给你丢个叛逆的名头,还能调兵遣将直接打你。

    想祖宗蒙羞的话,你大可试试。

    你不归顺楚世昭的话,他就可以骂你反贼,然后还能带兵打你,问题是他还打得过你,打完你,你不仅地盘没了,还身败名裂。

    人楚世昭还是官方的人,给你在史书上霍霍几笔,你全家名声都黑了。

    换成任何一个人,面对这样的压力,都很难不做出‘不如咱哥几个继续当大周忠臣’的选择。

    但,这还是有前置条件的。

    楚世昭先平定了河北的起义军叛乱,干下了沧州,又打赢了范阳的马溯安,没有军功的话,同样做不到这样的威慑力。

    他出来谈判呢,又带着玄甲骑。

    这不就是妥妥的武力威胁配合政治恐吓。

    你敢赌上你的政治名望和身前生后名吗?

    只要有一位节度使没顶住,后面就很顺利,就算是顶住了楚世昭的威慑,跟他打仗,楚世昭也能杀鸡儆猴。

    这就是最顶级的阳谋。

    所以楚世昭的表现,完全是超出预期的猛。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以桓氏骑兵打造出来的玄甲骑,竟然还是金色品质的骑兵。

    这可是桓奕迄今为止第一次见到的金色品质骑兵。

    【贞平元年十二月,李瑾卸甲出城二百里迎接楚世昭的到来,在楚世昭说明了来意过后,李瑾二话不说,他交出了手中的兵符,表示自己是愿意为朝廷效力的。】

    楚世昭露出笑容。

    拿捏。

    也是吃透你们牢李家要脸的特点了。

    他这个岳父,有个最大的老毛病。

    就是很在乎自己的名声。

    李凤宁也有这个毛病。

    不过楚世昭从来不认为这个毛病是什么问题。

    至少很多时候,李凤宁是做不出来违背她原则的事情。

    怎么说呢,李凤宁和楚世昭成亲之后,虽然起初互相之间都没有感情,但是都没有做出对不起对方的事情。

    妻子该尽的义务,其实李凤宁都做到了。

    楚世昭非但不讨厌李凤宁成亲后相敬如宾的态度,相反非常尊重对方的想法。

    这证明李凤宁并不廉价。

    不随便。

    【贞平二年一月,在李瑾率军决定接受朝廷调遣后,根据楚世昭的调度,大周王朝基本恢复北方的统治。】

    【贞平二年二月,经过楚世昭的举荐下,桓盛前往凉州,最终桓盛说和了段琦,两人表示摒弃前嫌,同修共好。】

    【贞平二年三月,段琦归附朝廷,任凉州节度使,与此同时,大同将领杨柱庭在楚世昭的拉拢下,逐渐渗透大同的军政体系。】

    【贞平二年四月,王守义带领起义军掀起了北伐之战,王守义以宋珣任大宋尚书左仆射,内总朝政,外供军粮,自己则率大军分四路北伐。】

    【贞平二年五月,在川蜀之地的蜀王楚宣宏也是暗中积蓄力量,试图在王守义北伐的途中,吞并荆扬一带。】

    【贞平二年六月,王守义大军压境,一时之间气吞山河,在他的战略计划中,决定自应天府北伐,在攻下庐州之后,初期的战略路线,便是拿下河南,进而控制潼关;这是王守义北伐策略的第一步,以此为后续的北进打下基础。】

    【楚世昭闻讯,立刻调军,准备和王守义的部队进行长期作战。】

    【在楚世昭看来,北伐路线极为困难,王守义划江而治,有天险可以阻拦他们的攻势。】

    【但从南攻北,就是自己舍弃天险要害,以己之短攻人长处,非真英雄是极难北伐成功的。】

    【贞平二年七月,太后王从徽为了安抚楚世昭,以应对南方势大的蚁贼匪众,也就是现在的宋军,立刻是在朝会上,决定册封楚世昭为大将军,有开府、铸币的行使权。】

    【长安百官纷纷劝言,可是太后王从徽这一次却主动做出了决定,她认为现在的大周王朝,恐怕只有楚世昭可以力挽狂澜。】

    【而即便有王氏的阻拦,这一次太后王从徽都没有轻易妥协。】

    【贞平二年八月,王守义的攻势在楚世昭极快的反应和调度下,果真遇到了强力的阻截。】

    【与此同时,楚世昭为了战局不发生新的变故,更是一人长途跋涉亲临战场,可谓是——单骑走江南,孤身入庐州!】

    .....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