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零三小说 > 重生七六年 > 229章 铜关之战(3)

229章 铜关之战(3)

    直属师的那位参谋长亲自带着几十人完成了最后几块木板的拼接,最后把手臂粗的大绳索栓在了河边的大树上面。

    师参谋长大喊一声:“好了准备过河。”

    其实根本不用他喊,对面的人见他们要完工了,早就集好了合,以两路纵队上了桥,开始前进。

    浮桥没有船固定,人走在上面摇晃得很厉害,两边又没有护栏,稍不慎就有掉下河去的危险。

    还没有走出五十米,就接连有十多个人落入水中。为了减轻浮桥摇摆的幅度,大家都走得很慢,很小心,给人蜗牛爬树的感觉。

    敌师长见状,叫大家把速度稍微加快一点,弯着腰前进,降低重心就不易滑倒了。

    走了一会儿,前面的南邻兵终于适应了摇晃的桥面,速度也慢慢变快些了。

    一两百米的距离,足足用了五分钟,前面的人才接近岸边,参谋长带着岸上的人正要向他们表示祝贺。

    这时,西北方冲出一群人,一阵排枪扫过来,首先把参谋长和岸上的几十个人全部打死了。

    接着这伙人火力全开,对着要上岸的南邻人猛烈地扫射,本来桥上就不易站稳,被躲子弹的人一阵乱动,浮桥上的人顿时像下饺子一般不断跌落水中。

    忽然,河对岸桥头下面传来一声长啸声。

    浮桥两头的绳索突然崩断,失去牵拉的浮桥立即发生翻转,浮桥上的人无一幸免,全部跌落水中。

    一千八百多人,有一千五百多人上了桥,岸上没有上桥的三百人还排着队,等着冲过去,结果等来的是一排排对岸射来的弹雨。

    原来,一连长见水中的人自顾不睱,让大家先消灭岸上的敌人。

    这时,留下殿后的一个南邻军团长才后知后觉,指挥大家原地散开,展开还击。

    但是已经晚了,河岸上除了几棵大树外,几乎没有什么遮掩,站在那里成了死靶子。等到他们反应过来,展开反抗时,已经死伤大半了。

    江沁兰和吴尚荣砍断桥索后,很快上了岸,来不及换上干衣裤,就投入到战斗中。

    他们带着特战队员专打要游上岸的南邻人。

    多数不会水的南邻人已经沉入水中。一个大木桶内,坐着南邻人的总司令和他的参谋长。外面水中有几个人一边游泳,一边将木桶往下游推。

    翻桥时,这位总司令和参谋长带着他的警卫团仅存的三百多人正好走到河中心,跌入水中时,他连渴了好几口水,本来就水性不好的他只得大喊大叫。

    参谋长和警卫团长立即游过来将他扶住。

    参谋长见身边就有一个木桶,拿出身上的匕首把捆绑在上面的绳子割断。

    把木桶推过来平放在水面,让司令先爬进去,他也跟着爬了进去,下令警卫团长带着他的人把木桶弄来正放在水里,然后大家一同推着司令和他往下游逃命……

    一部分会水的南邻军见在这附近根本上不了岸,也选择了顺水下漂,漂到没有人的地方再游向岸边。

    铜关桥下游的战斗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直到下午三点才结束。

    南邻军一共一千八百多人,从水上往下游漂走了两百人左右,没有上桥的三百人被一连长他们打死了近两百人,剩下的一百余人最后逃回了铜关桥。

    其余的大多被打死和淹死在铜河里,战斗结束时,这段河水都被染成了红色。

    而一连长带领的两个排,只有十三人负伤,三人牺牲。

    吴尚荣他们回到铜关桥时,李云杰他们已经从上游回来了,原因是上游的敌人在他们的骚扰下,一事无成,连假戏都演不了,被他们前后共打死了上百人后,干脆逃回铜桥这里来了。

    这样,早上三千人的南邻军,经过几个小时的折腾后,死伤大半,仍然是窝在铜关桥这里寸步难行。

    吴尚荣到达后,熊营长等人告诉他,刚才总部来电,四五千残敌正在往铜关镇方向溃逃,半个小时后到达这里。

    只要我们坚守到四点半,大部队就会围过来,敌人就插翅难逃了。

    现在,对岸的敌人知道突破无望,也暂时没有发动进攻。

    吴尚荣让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并通知特战队的人,一会儿敌人残兵大规模到来的时候,让他们迅速分散到简易沿江公路上边的丛林中,或树上,或地上找地方藏好。

    见到爬上那辆废坦克,想强行爬过来的人,瞄准了打。只要他们敢爬上坦克一律打死,绝不放过一人。

    至于对岸的敌人如果想凭借人多,跳入水中强行从那边游过来,河里的敌人主要由熊营长他们负责。

    其实,安南人就算大批从河中游过来,他们赤手空拳的,对我们威胁不大,所以熊营长他们英雄营的主要任务是吸引对岸敌人的火力,不能让他们的火力把我们的火力完全压下去。

    这里,吴尚荣把两支部队的具体任务和侧重点给大家作了明确的分工,到时就各司其责。

    果然,到了三点半过后,就陆续有南邻溃兵不断地向铜关镇涌来。

    这些溃兵原以为到了这里,过了铜关大桥,一路往西就进入了地形复杂的地区,好些地方都是原始的无人区。

    这些地方别说藏几千人,就是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钻进去都不好找。

    谁知到了这里一看,铜关桥被堵住了,比他们提前到的同志们都被拦在这里过不去。

    有些水性好的溃兵不愿意当俘虏,三五个人组织在一起,在铜关镇下游找个对面华夏军队看不见的地方,直接跳下水向对岸游去。

    当然也有水性特好的,双手轮换着举起枪,双脚踏着江水,一支手划着水前进。

    所以,从江面上游过去跳脱的溃兵中,也有少量带枪的,但毕竟很少,十人中只有一两人。

    并且这些人全是背着长官们进行的自由散漫的行动,且过江的时间、地点也不尽相同,这些人游过江后,就各自逃命去了,很难对华夏军队造成威胁。

    一直到下午四点,铜关桥附近聚集了四千多人,看似一股不小的力量,但其实是一盘散沙。

    因为这些士兵来自于三个师,平时都只服从自己的连长、排长指挥,营级以上的中级军官他们都不认识,更别说师长、司令了。

    没办法,这里现在军衔最高的是那位副司令,他受到司令和参谋长的排挤,在上游去搭假浮桥,说穿了就是被他们当了弃子。返回这里后,司令和参谋长已经不见了。

    究竟是战死了还是逃跑了,他不得而知。

    他现在终于可以独立决断了,却没有几个人愿意听他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