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零三小说 > 大清要完 > 第673章  幽灵来了!

第673章  幽灵来了!

    天历九年夏。

    上海江南缫丝厂的蒸汽机房内,弗里德里希的指尖刚触到锅炉外壳就缩了回来——铸铁表面烫得能煎鸡蛋。

    “每天烧多少煤?”他问操作工。

    满脸煤灰的小工竖起三根手指:“三时辰一换班,每班耗煤八百斤。”说着掀起衣襟擦汗,露出腰间铜牌上“天历三年入厂”的铭文,“不过厂里新装的冷凝回汽管,能省两成煤耗哩!”

    摩尔弯腰盯着齿轮箱上褪色的封条,“天历九年三月初七检修”的字样让他眉头紧锁:“你们用太平天国的天历记录设备维护?”

    “天历不比洋人的格里历强?”陪同的胡光墉用象牙柄折扇敲了敲管道,“去年苏州纶华丝厂锅炉爆炸,就是洋经理算错了闰月——格里历二月哪有三十号?”

    白斯文捻着山羊须冷笑:“天历也不是很准吧?”

    “那是早年间,现在的天历已经很准了。”罗耀国也不和这个“润人”置气,而是笑眯眯道,“现在的天历已经调整为了每年365天,每四年中有一个润年,不过润在年尾,不在二月。另外,天历的节气固定,最适合安排各种农事,也包括养蚕缫丝。”

    缫丝车间里,三百台缫车嗡鸣如潮。女工们戴着白布手套,指尖在沸水翻涌的缫盆中灵巧穿梭。弗里德里希注意到,每台缫车都装着两个并排的瓷槽,蚕茧在左右槽间交替抽丝。

    “这是陈阿娥发明的双槽绕线器。”胡光墉引众人来到车间荣誉墙前,玻璃罩内陈列着镀金模型,“原先单槽缫丝,每换一槽要停火七分钟。现在双槽轮替,能省下三成工时。”

    荣誉墙下堆着几十个木箱,箱盖上贴着“暹罗王室订购”的朱漆封条。罗耀国随手打开一箱,捻起根生丝对着阳光:“二十一根茧丝并作一股,能织出经纬密度四百的绸缎——等这种绸缎实现了量产,就能大量向欧洲出口了。”

    弗里德里希接过生丝轻轻一扯,丝线绷直如弓弦:“这种韧性.你们改良了煮茧配方?”

    “蚕茧过沸水的时间从三刻钟减到两刻半。”罗耀国笑着指向车间角落的巨型铜壶,“上海缫丝厂的实验室发现给缫丝的开水里加点料,就能软化丝胶又不伤纤维——这可是拿上千斤茧子试出来的秘方。”

    具体的配方当然是保密的.

    穿过飘着米香的职工食堂,众人来到红砖砌成的职工学堂。三十多个女工正在一个老夫子的教导下学习算数,都是非常简单的小学数学。

    “大部分工人也就是扫个盲。”罗耀国笑道,“但有时候也会有些天才被发掘出来,那个发明了双槽绕线器陈阿娥就是。她的数学极好,靠着读职工学校学到的知识进了江南大学堂。上海缫丝厂的实验室中的研究员几乎都是先读职工学校,再读江南大学堂的工人。”

    摩尔和弗里德里希都轻轻地点了下头——很显然,太平天国这种通过普遍教育提高劳动者知识水平,以提升劳动者生产效率的办法是非常正确的!

    相比之下,英国就有点过于不重视教育了

    “不过提高工人的知识水平并不能提升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弗里德里希注意到上海缫丝厂的工人都有很高的劳动热情,“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工人拥有如此高的劳动热情的?”

    “员工持股。”上海缫丝厂的总经理胡光墉笑道。

    “持股?”弗里德里希问,“怎么持有?”

    “持股分红按工龄分档。”胡光墉翻开账本,“学徒工年资三分股,熟工五分,技师一厘.陈阿娥这样的高级技师,去年光分红就得二百银元。”

    白斯文突然嗤笑:“给织妇发这么多钱,不怕她们拿钱赎身从良?”

    “白先生玩笑了,他们又不是奴工,何谈赎身?”罗耀国推开教室后窗,露出正在扩建的新厂房,“去年苏州分厂招工,三百个名额来了三千人应试。明年上海缫丝厂的职工子弟小学就要开办,凡是工人子女都可以免费入读,将来职工年老退休后,还可以拿到退休金呢!”

    弗里德里希注意到一块黑板上写着的粉笔字:持股公式=(基本股×工龄系数)+(创新股×效益系数)

    “这些股票可以转让吗?”摩尔又打听道。

    “不能,也不能继承,那些股票只属于在职的工人。在他们离职时会由职工持股会回购股份,新入职者满三年可获初始股。”胡光墉的折扇划过账本,“另外,退休金的资金来自三块:职工持股会未授出股份的分红、历年盈余的复利、还有从工厂的税前利润中划拨出的补贴金。”

    罗耀国笑道:“上海缫丝厂是一个试点,将来所有的圣库控股公司都会实行的。”

    参观结束时,摩尔突然在厂门口停住脚步。他看见几个挑着蚕茧篓的农夫正与门卫争执,篓里白花花的蚕茧已经发黄。

    “这些是嘉定来的茧贩。”胡光墉解释道,“手工缫丝的粗丝卖不上价,去年每担还能换一两银子,今年被厂丝压到七钱。所以就只能贩茧。不过蚕茧也有好坏,一些大桑园这两年采用了太平大学堂发明的新技术,拿出来的蚕茧要好的多”

    弗里德里希捡起个掉落的茧子,轻轻一捏就碎了:“蒸汽机缫的丝,成本比手工低多少?”

    “厂丝每担耗煤四百斤、人工三十时辰。”胡光墉回答道,“同样的产量,手工缫丝要耗二百个工日——更别说厂丝能卖更高的价钱。”

    白斯文突然冷笑:“这是蚕吃人啊!英国搞棉纺织厂和毛纺织厂,不知道搞垮了多少小生产者。好在英国人口少,还有那么多的殖民地可以吸纳多余的劳动力。中国可有四万万几千万人口.”

    在回程马车上,摩尔盯着窗外掠过的煤气路灯,突然开口:“上海缫丝厂的分配模式的确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对于处在竞争中的国营工厂而言,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但长久来看,上海缫丝厂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却很难说,”弗里德里指着车窗外鳞次栉比的缫丝厂、纺纱厂说,“上海缫丝厂可比不了徐州钢铁厂和江南制造局、制药局,只要有个几千英镑资本就可以干起来了而激烈的竞争会让工厂主想尽办法压低成本。而最终,上海缫丝厂会在竞争中倒下!”

    车厢陷入沉默。远处缫丝厂下工的汽笛声中,隐约传来职工学堂的晚课钟声。

    劳作了一天的工人们则成群结队的涌出工厂的大门,工厂门外的店面全都生意兴隆,好一派勃勃生机.

    西海岸,旧金山湾。

    昔日繁忙的港口,如今只剩下几艘卸了一半的货轮,好像搁浅的鲸鱼般趴在锚地——罢工已经持续了第七天,旧金山港口仿佛死了一般的沉寂。

    洪仁政站在真约银行二楼,透过单筒望远镜望去:码头上,华工与爱尔兰工人混编的纠察队正在分发玉米饼。他们身后,麦穗铲子旗和爱尔兰竖琴旗并排插在废弃的绞盘上,被海风扯得猎猎作响。

    “主教,”黄世仁捧着账本凑近,“萨克拉门托面粉涨到十二美元一桶,棉布每码一美元二十美分”

    “还不够!”洪仁政的望远镜转向金门海峡,那里有艘悬挂米字旗的商船正在调头,“告诉斯坦福,采矿工具明天就断供!让不想参加罢工的淘金客也停下来!”

    雷老虎突然推门而入,朝着洪仁政一抱拳:“主教,您找我?”

    洪仁政抬手一指窗外的红旗飘飘,“老虎,这怎么回事?”他又摸出一份《宣言》挥了下。

    “主教放心,华工总会跳不出咱们的手掌心的!”雷老虎笑道,“咱们手头不仅有工会,还有农会.整个西海岸的供应都在咱们手里!没有真约派教堂发的大米、鸡蛋,他们都得断顿。

    洪仁政的望远镜猛地转向市区。唐人街方向,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正举着火把和红旗逼近市政厅.

    “告诉洪仁科,”洪仁政突然吩咐,“所有的农庄都要加强戒备庄员们要人不离枪,所有的值钱的东西都要收进堡垒!”

    萨克拉门托,克罗克银行大楼天台。

    咸丰(赵四)举着镀银望远镜,镜片里映出州议会广场的奇景:三千名白人矿工挥舞着铁镐,镐柄上绑着红布条,正与举星条旗的州民兵对峙。他们的标语牌东倒西歪地写着“华工抢饭碗,州长是混蛋,统统都滚蛋”。而印着《宣言》的传单则在风中飞舞

    “妙啊!”肃顺抓起把传单撒向空中,“排华游行撒革命传单——韦勒这蠢货怕是要吓尿裤子!”

    曾佳·麟书突然指向街角:“快看那家杂货店!”

    透过望远镜,咸丰看见留着八字胡的犹太店主正用铁条加固橱窗。玻璃上贴着新价目表:火腿每磅标价五美元,又被红笔划掉改成七美元;下方挂着块黑板,粉笔字潦草地写着“明日鸡蛋到货,限购两枚,一枚一美元”。

    “轰!”

    议会广场突然传来爆炸声。三个醉汉推倒煤油灯,点燃了堆在街心的《加州工报》。火光中,几个爱尔兰青年跳上邮筒,用爱尔兰语高喊:“加州工人要面包,也要火药!”

    咸丰突然收起望远镜:“该走了——州民兵的骑兵队出动了。”

    三人顺着消防梯溜下时,一张燃烧的传单恰好飘到脚边。肃顺踩灭火星,捡起半焦的纸片——打倒州政府,建立工人政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