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岩身后,李俊开始指挥船队运送士兵。
剩下的士兵则在董平的带领下上了梁山,他们将在梁山生活一段时间,然后陆陆续续前往北海道。
至于说他们的家眷,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把家眷一起送到岛上,北海道的面积不小,几十万人很轻松的就能养活。曹岩已经保证了,只要他们愿意过去,可以每人得到十亩良田,别的不说,起码可以保证衣食无忧。当然了,如果他们不愿意家小上山,那也是可以的。普通士兵毕竟数量庞大,家眷的数字就更大了,朝廷方面也不可能每个士兵都仔细调查,一个两个十个八个,百十来个都没问题,但涉及到十万带甲,想要全部调查清楚就没什么可能了。
反倒是将领,因为数量较少,而且重要性较高,所以情报部早就开始运转起来了。
所以已经成家将领的妻子,没成家将领的亲人,这些都在转移之列,不过这个事情同样不用曹岩操心,后勤部和情报部会把这个事情妥善处理的。
曹岩带着人,直奔芒砀山,那里才是他的目的地。
而就在曹岩朝着芒砀山前进的时候,十万大军尽皆投靠梁山的消息也传递到了朝堂之上,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之前梁山两次击败四十万大军的围剿,那是有原因的,毕竟当时梁山借助地利,让朝廷的军队无法很好的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四十万大军失败,还搭上了不少的将领,以及差不多十来万的俘虏。让原本只是一窝山贼的梁山做大,成了朝廷都不得不重视的一方豪强。如今更是直接吞下十万军队,梁山人马达到了二十万的规模,这已经抵得上朝廷的一支正规军了。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一次十万人的败北,是在平原地形之上败北的。
本来衮衮诸公都觉得梁山放弃了地利的优势,十万禁军已经足以击败梁山了,可现实狠狠的打了他们的脸,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梁山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而坐在朝堂主位上的那个男人,看着下面诸位大臣惊慌失措的样子,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不满之色。
“诸位爱卿,这梁山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为何朕的大军屡次败于这些贼寇之手?若是实在敌不过,不如就不要管他们了,反正这些贼寇已经远遁海外,已经不足为惧,还何必将他们放在心上呢?不如集中兵力,先把方腊剿灭再说。”
这位宋徽宗啊,有一次在关键时刻说出如此可笑的话,作出如此可笑的决定。
下面的一干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他们这位皇帝的脾性,他们算是很清楚的了,老实说,还真的不是一个好皇帝。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还真的想换一个皇帝试试,可惜他们没有这个机会,或者说,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亲手造成的。
遥想北宋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2月23日,正国泰民安的大宋王朝,仿佛风和日丽间,突然一声炸雷袭来:二十四岁的宋哲宗赵煦,竟在午夜驾崩了!
要知道在这封建社会里,皇帝的位置就好比国家火车头,驾崩的宋哲宗赵煦更是出名的马力强劲,虽然亲政才七年,但却内抓经济外揍西夏,硬是把大宋拉到民富兵强的新高度。谁知突然之间就驾崩,让人措手不及。举国臣民更一片恐慌,皇上英年早逝,连子嗣都没留下,谁来登基即位?大宋怎么办?好在恐慌了没多时,大家就安下了心,宋哲宗生前名义上的母亲向太后,当天就召集各级大臣来了场紧急会议。
既然没儿子,那就从皇上的亲兄弟里选个吧。
大家群策群力,一番加班加点的讨论,于是火速决定——不用担心,大宋又有新皇上了。
比起一代英主宋哲宗的去世,后面这一位,才堪称对未来大宋国运,影响无比重大。这位大家快速高效拍板的新皇帝,就是亲手把这个无比强盛的大宋,活活糟蹋到半壁江山的一代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
赵佶,宋哲宗的弟弟,当年的端王,在那天确定接班后,绝大多数大臣,特别是熟悉的大臣,态度也都一致:欢欣鼓舞。哪怕在好些宦海浮沉多年的老臣眼里,赵佶都是最有资格担当大宋天下的人选,特别是能力!
在成为大宋皇帝之前,这位王爷的形象,那是公认的优秀。其中最为人乐道的,当属不朽的才华,诗词书画艺术,哪怕抛却天子身份,只看相关作品,也标准是文化强大的北宋年间,数一数二的人物。
比起这强大才华,赵佶那时更叫人充满信心的却是优良的作风。虽然贵为王爷,却毫无骄娇之气,待人接物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做王爷的时候他就一直人缘不错,哪怕后来贵为天子,温暖作风也是不变,有一次被大臣提意见,当着他的面骂了好几个钟头,硬是强撑着一脸笑容,实在饿得不行了,想先找机会开溜?又被大臣一把拽住,龙袍都给扯撕了。放在后面那个当奴才为荣的朝代里,这么胆大的大臣,恐怕早就拉出去抄家灭门。可宋徽宗赵佶呢?非但还不怒,反而郑重把破衣服收藏起来,说要时时自省。
同时他还有一大尊贵品质,那就是仁孝。别看他成天沉浸在艺术的殿堂之中,却生得一副孝顺心肠,特别是对他的父亲宋神宗,那位一生矢志变法的铁血皇帝,更是感情极深。因此从登基开始,就是坚定理想,誓要继承父亲和兄长遗志!虽说琴棋书画玩得欢,可追求理想也从不停,每天的朝务从不落下。他后来极出名的,是玩艺术到入迷,但相对不出名的,却是经常处理国事到深夜。
当然,比起他的能力,当时让大宋群臣们集体信心十足的,还有另一个事实,那就是当时的大宋,堪称铁桶江山,就算是哪个败家子想败,也没那么容易败掉!
前面说过,宋哲宗是整个宋代数得着的治国强人,一生呕心沥血推行变法,让大宋朝国力更进一步。而到了赵佶登基时,国库储备丰厚,民间也无比富庶,汴京更堪称傲视全球的最强大都市。套宋徽宗宠臣蔡京的形容说,那是“丰亨豫大”。军力更叫一个强,都管大宋叫“弱宋”,可当时真不弱,刚把西夏揍得哭爹喊妈,辽国也赶紧跑来重申友好,就怕挨大宋打。王安石变法以来战斗力满血上涨的大宋西军,胜仗打了一堆。如此国力,十足又富又强!
总之,这是一个才华横溢且态度良好的皇帝,执掌了一个富强的国家,显然就是要继往开来的节奏,但为什么到了如今,却让国家如此的民不聊生。更是在十数年之后,活活落得金人入侵,汴京沦陷,半壁江山陷入异族铁蹄。曾经有理想的宋徽宗?更被抓到北方吃牢饭。说好的开创盛世,变成了华夏民族的悲剧灾难“靖康之耻”,为什么?
有人说是因为宋徽宗昏庸无能,沉迷书画爱好,治国无方,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却是2月23日这天,当向太后召集群臣商议谁即位时,提到人气颇高的端王赵佶,绝大多数大臣同意,却是辅佐宋哲宗开创盛世的老臣章惇,一句怒吼反对: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没错,宋徽宗最大的毛病,就是“轻佻”二字。
做事可不可以成功,机遇能力态度都重要,但最重要的一条,却是性格决定命运,放在事关天下苍生命运的皇帝身上,性格这事,更是重如千钧,看似哪样都不缺的赵佶,缺的就是这个。身为一个悠闲王爷,一直是轻佻的风格,轻佻风格做王爷,经常流传出佳话,但用来做皇帝,铁板钉钉是笑话!
可惜的是,自从赵佶登上帝位后,一直闹的就是这个笑话,国家的相关国策,基本上是想起一出是一出,兴奋想出什么政策,立刻就下令推广,由于做事认真,所以好些拍脑袋瞎指挥,劳民伤财效果也“认真”。比如花石纲,由于认真推行,终于激起大乱,在东南大地闹出方腊之乱,把大宋朝的钱包戳个大窟窿。
而最后给大宋惹出大祸的,还是这个“轻佻”毛病:本来大宋按照宋哲宗年间的计划,到了宋徽宗在位中期,已经近乎要灭亡西夏,一旦西夏灭亡,大宋就将获得丝绸之路,一个补血后的大宋就会拔地而起。可就是这关键时刻,宋徽宗轻佻毛病发作,非要调转枪口联金灭辽,这拍脑袋的决定容易,可设身处地想想,就好像一个正长跑比赛的选手,眼看就要撞线,突然告诉他比赛作废,马上再比下一个项目,会是什么后果,军力强大的宋朝,就是被他这轻佻,折腾到筋疲力尽,以至被金国一箭穿心。
现在他轻佻的毛病又发作了,眼瞅着梁山一时半刻对付不了,居然就下令不要管梁山了。朝中大臣一个个面带苦色,“不足为惧”?什么叫不足为惧,梁山吗?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人家这是主动跳出包围圈了,在外面发展,随时可以重新反攻回来。可笑这位宋徽宗,居然说梁山不足为惧,五十万大军,将近半数禁军都败在其手中,这也叫不足为惧?
可惜对方终究是皇帝,虽然很温和,但人家作出的决定,一般的大臣还真的无法阻止。所以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等着主动有人跳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