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零三小说 > 我父刘玄德 > 第184章 心满意足

第184章 心满意足

    辛评压住心中的激动,尽量保持平静的追问道:“使君此言当真!?”

    刘备却很大度的一笑,点点头:“备如何敢戏弄尊使,显思之能,备也曾亲身领教,若是由他担任青州刺史,相信也能平定地方,让青州百姓重享安宁。”

    “使君此言大善。”

    辛评顿时来了精神,对袁谭好一阵吹捧:“大公子年纪轻轻,就得军中众将效力,每战身先士卒,爱兵如子,又有容人之量,每每推功于下,故而能得人死力。”

    “大公子也曾对评说起,昔日同使君沙场交锋,几次险些为使君所败,若非使君屡受田楷拖累,大公子也未必能胜得了使君。”

    花花轿子人抬人,刘备都送上了如此大礼包,辛评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更重要的是,刘备此举,是否暗示了他亲近袁谭的态度?

    如果这态度属实,那辛评可就是坐享其成,白白得一大功了。

    能得刘备这样的强藩支持,对于袁谭地位的稳固是极有好处的。

    即便是袁绍,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也不能不考虑己方盟友的态度。

    更何况徐州刺史蒸蒸日上,袁谭一旦入主青州,就和徐州接壤了。若是双方态度亲近,不但少了许多后顾之忧,更还能相互通商,互通有无,何乐而不为。

    “显思之能,备可是亲身领教的。”

    刘备的态度相当和蔼,完全不计较昔日之败的样子,让辛评悄悄松了口气。

    “不过,备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辛评立刻从狂喜中清醒了过来,知道这句话很可能是整件事情的关键。

    刘备这是在提要求了。

    如果袁绍能答应,那么这个大礼包就是他辛评和袁谭的好处。

    如果袁绍不能答应,那么这大礼包不说一定没有了,但很可能就要袁谭和辛评来付出代价了。

    辛评振作精神,答道:“使君何出此言,但有所想,可尽管吩咐。”

    “田楷冒领刺史,又屡次越境劫掠,此为反贼之举。显思欲击中,乃是为国平叛,备当全力支持。只是孔文举乃是朝廷所拜的北海国相,又是天下闻名的大名士,本身也着力于保境安民,与田楷并非同流。”

    “备与孔文举素有交往,感情颇深,当修书一封,劝说文举。使其远离田楷之流。”

    刘备看着辛评,询问道:“不知显思能否容得下孔文举于北海?”

    辛评明白了,刘备开的条件就是孔融和北海国,或许还要再加上个东莱郡。如果控制不了北海,袁谭想要掌控东莱就只能隔海占领,这不但劳师动众,而且事倍功半,最重要的是,和平原等四郡一比,此时的东莱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

    青州六个郡国,主要的精华其实是在大河两岸,尤其是平原国,不但是青州的翘楚,就算是在整个东汉郡国里,那也是能排进前十的,不但地处大平原,还兼有盐铁之力,又背靠大河,人口百万,可谓是膏腴之地。

    北海国人口虽多,但其境内山地众多,却又少矿产,经济其实和乐安国、齐郡、济南郡差不多,远不如平原国。

    青州有盐铁之力,可大部分的铁矿资源以及铁官营,都是在平原、齐郡、济南郡和乐安国里,北海国和东莱郡只有寥寥无几的两三处铁矿藏。

    辛评迅速的做出判断,如果这么划分的话,袁谭未必吃亏。

    因为本身袁谭、辛评等人对要不要碰孔融,就很犹豫。

    在原时空里,袁谭也是在建安元年(196年)才出兵灭了孔融,孔融和他的家小也被袁谭所掳。

    而被天下公认的当世经学第一人郑玄,就是在这时候痛失自己唯一一個儿子的。

    他的儿子郑益恩,被孔融举荐为孝廉,因此有了举主之谊。

    在孔融被袁谭攻灭的时候,郑益恩被郑玄派去营救孔融,结果兵败被杀。

    可现在这个时空,刘备的徐州集团越来越强盛,而刘备和孔融关系又极好,这让袁谭很是忌惮。

    如果一直这么拖下去,肯定不是个办法。

    辛评这次过来,也是有心和刘备谈一谈青州的问题,这既是袁绍的命令,也是他和袁谭的需求。

    只是没想到,刘备倒是先开口了,而且给的条件相当不错。

    “使君此言,窃以为甚为有理,乃至理名言。”

    辛评斟酌道:“外臣回去之后,定当将使君的善意如实回禀我主,并极力促成此事。”

    刘备顿时大喜,朝辛评拜谢道:“如此,就有劳尊使居中调和了。”

    辛评赶忙离席避让,回拜道:“使君乃是一州方伯,评不过一介文士,如何敢当使君大礼。”

    刘备却上前拉着对方重新入席:“先生何以菲薄,备昔日在洛中就曾听闻过先生大名,只恨当时备人微言轻,不得拜会先生,否则何至于现在才能得见先生。”

    辛评感动的回握住刘备:“评何德何能,竟能得使君如此厚爱,实愧不敢当。”

    双方重新归座之后,辛评再度开口:“我主听闻使君同兖州曹使君有些误会,特命我此来居中调节,为两位消弭误解,以免酿成更大的悲剧。”

    袁绍对曹刘的态度很清楚,那就是曹操是亲弟弟,刘备最多算个干弟弟。

    只是曹操这个亲弟弟不太听话,那袁绍也不介意用刘备来制衡一下曹操。

    可关系的远近目前还是没变的,尤其是不知不觉间,刘备的徐州居然膨胀的反超曹操了,那自然会引来袁绍的注意。

    不过要说打压和忌惮,那还远远没到时候。

    毕竟袁绍的思维还是跳不出时代格局的,在他看来,刘备的声望别说和他比了,就是和曹操比,也是远远不如。

    眼下徐州士人能支持刘备,那是因为我袁绍没过去。

    但凡我袁绍过去了,徐州士人用脚投票也只会选我啊。

    实际上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否则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那何至于收到如此之多的里通书信。

    这些书信的作者们,有一个算一个,可都是曹老板的至爱亲朋啊。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袁绍需要刘备来帮他压制他的好弟弟。

    原本这个任务是曹操的,可现在曹操的家都被吕布给偷了,哪还有空去压制袁术。

    在袁绍的视角里,如果不是还有刘备在,袁术早在东南闹的不可开交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袁绍对刘备的扩张是保持善意的,尤其是刘备选择南下夺取广陵而没有涉足青州,让袁绍相当高兴。

    否则,刘备此时面临的就得是袁绍的压力,而不是调节了。

    “此事易尔。”

    刘备哈哈大笑了起来:“不瞒尊使,孟德兄之使已经先一步到我郯城,早几日就已经与之商谈好了,我等已冰释前嫌了。”

    “啊,竟有此事?”

    辛评大吃了一惊,没想到曹孟德竟然先派人来徐州了。

    “正是如此。”

    刘备点头道:“我与孟德兄前嫌尽弃,孟德兄的使节程仲德还在郯城,尊使稍后可在迎宾馆中与他相见。”

    辛评发自内心的笑了起来,恭维道:“使君器量宽宏,让人钦佩。”

    辛评这话也没错,眼下徐州兵强马壮的,愿意和仇深似海的曹操冰释前嫌,刘备显然是十分大度了。

    其实也就是徐州内部复仇的声音很小,也不知道是被曹操给杀怕了,还是屠城的关系,导致被害人就没一个亲属能逃出来的。

    总之,徐州内部的势力并没有太强的复仇欲望,甚至都不用刘备去压制。

    这也让刘备父子很是惊奇,也难怪在原来的时空里,除了刘备领头的反叛时,徐州不少郡县都有支持。其余时间对曹操最大的反抗也只是非暴力不合作了。

    哪怕陈登这样的徐州士人,在广陵拥兵万余,都没有在官渡之战这种时候去捅曹操的腰子。

    别说主动捅腰子了,但凡陈登让开广陵,让孙策北上,曹操就很可能直接跪了。

    不过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这让刘备几乎没有任何政治负担和压力。

    辛评此时也是非常高兴,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次出使徐州竟会如此顺利,轻轻松松的就把两件任务全部给解决了。

    这让辛评有些意动起来。

    其实除了青州和兖州这两个任务外,袁绍还安排给了辛评一个任务。

    只是这个任务和前面两个任务不同,并非强制性的,而是让辛评自己判断有无机会。

    这个任务就是汝南郡。

    作为天下第二大郡,汝南郡不但人口,经济规模都是天下第二,更重要的是,他还有大量的人才。

    虽然董卓乱政之后,汝南郡也受到过西凉军的几次袭掠扫荡,受创不小。

    可比起袁术祸害过的南阳郡,那情况可好太多了,更何况汝南郡本来就是天下第二大郡国的老底子。

    最重要的是,汝南郡原来的地头蛇是谁?

    可不就是他们袁家吗?

    整个汝南郡可以说就是以汝南袁家为马首是瞻,所以在眼下能够争夺汝南郡的人,也只有袁绍和袁术。否则之前刘封也不会力劝刘备不要涉足汝南了。

    原来时空里,曹操为什么坐拥十几万大军,打官渡时却只能带三四万人?

    可不是曹操只有几万人,你想想曹操打张绣,打刘备,打吕布,什么时候缺过士卒了。他当初在兖州第一桶金,就是击败了青州百万黄巾军,从中挑选三十万精锐编练成青州军。

    青州军战斗力强不强,这先不说,但至少忠诚度上,是很难被别的军阀策反的。

    为什么?

    因为青州军信黄巾,天然就和其他军阀处于敌对状态。

    可官渡之战时,曹操却只带了几万青州军,剩下的去哪里了?

    一方面是粮食不够,另外一方面就是汝南又又又反叛了。

    这使得曹操不得不派李通带了一万多精锐南下平叛,坐镇汝南,官渡之战时的汝南不但没给曹操提供一兵一卒,一钱一粮,相反还帮袁绍牵制住了曹操上万精兵。

    在汝南郡的争夺上,眼下的袁绍是远远不如袁术的,毕竟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袁绍隔了整整两个州,而袁术却是紧挨着。

    袁绍哪怕想派人担任汝南太守,也担心袁术手里的兵啊。

    就算有人不怕死,敢来汝南郡上任,可他也带不了多少兵马,袁术弹指可灭。

    可如果能得到刘备的支持,那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

    袁绍有信心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整个汝南郡的支持。

    不过他也知道,这要求有些过分,至少袁绍现在是拿不出对价的好处。

    因此,他把这个任务的主导权交给了辛评,让他自由决断。

    眼见刘备如此好说话,辛评忍不住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万一刘备

    若是连这件事都能办到,那他回去之后,可就是立下大功了,袁绍必然得以要职酬功。

    于是,辛评试探道:“不知使君对汝南如何看待?”

    刘备愣了一下,没领会辛评的意思。

    辛评不得不继续说道:“汝南人杰地灵,物产丰饶,人口众多,更是袁冀州的家乡。不瞒使君,汝南士民,无不盼望袁冀州能重回故里,至不济,也能为家乡举荐一位优秀的郡守。”

    说到这里,辛评叹息一声:“只可恨袁公路从中作梗,依仗兵强势众,屡次三番的驱赶逼迫我主举荐的汝南太守。”

    刘备跟着叹息一声:“袁公路着实可恨,尊使有所不知,先前他还兴兵犯境,欲夺我广陵,幸得州中能臣猛将,浴血厮杀,这才将其击退。”

    刘备这时候也琢磨出辛评的意思了,可他对此却是敬谢不敏。

    现在近半个沛国还在袁术的手里,自己哪里来的余力去干预汝南,更别说还是为他人作嫁衣了。

    于是,刘备诉起苦来,跟辛评大谈袁术的势力强大,不但北边染指沛国,图谋广陵,南边更是派了孙坚的儿子孙策偷袭丹徒得手,眼下正在席卷吴郡。

    这些消息辛评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而且就算知道的,也没有刘备现在所说的这么详细精准。

    对于袁术的死灰复燃,日益强大,袁绍是心知肚明的,更别说淮南几乎就是贴着汝南了,袁术对汝南的影响力早就已经超过袁绍了。

    这也让袁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频频给前线施加压力,让他们能够尽早彻底攻灭公孙瓒。

    今年年初,鞠义在鲍丘之战中大破公孙瓒,连同幽州联军一起势如破竹,攻到公孙瓒的老巢易县,势头一片大好。

    可让袁绍没想到的是,此后整整半年多的时间,鞠义竟然顿兵于易县城下,迟迟没有进展,却消耗了大量的粮食。

    与之相比,被自己小弟打的抱头鼠窜的袁术不但在淮南立足成功,还开始扩张起来了,这让袁绍如何还坐得住。

    同时,曹操困于兖州内乱,刘表则对袁绍若即若离,这也是袁绍对刘备的扩张抱着善意容忍的根本原因,因为他现在只能倚靠刘备去压制袁术。

    辛评心思电转,试探性的建言道:“使君,汝南郡地处中原之腹,南连淮泗,北接洛京,东连彭、沛、西交南阳,此地若是让袁术得了去,恐其会对使君和徐州不利吧。评不才,敢请使君当趁早重视此事,不可轻忽大意。”

    刘备叹息道:“哎,备如何不知汝南之重,可袁家在汝南根深蒂固,士民皆服。除非本初兄能南下豫州,否则又有何人能阻止袁术掌控汝南。”

    辛评点头赞同,心里却是有了些许想法。

    看来刘备也是明白汝南郡的重要,甚至对汝南郡也是有所求的,只是没有自信,故而避而不入。

    若是这样的话,那辛评倒是有些想法了。

    不过这想法光刘备同意没用,还得袁绍点头。

    因此,辛评也一转刚才的口风,不再故意将话题往汝南郡上引导了。

    随后,刘备设宴款待辛评、郭嘉,宴至深夜才散。

    刘备亲自将辛评、郭嘉送至州府外,看着车队离开之后才转身回府。

    “父亲,看来袁本初还想要同袁术争夺汝南啊。”

    辛评的表现实在太过明显了,在场众人里,除了武将外,大部分人都能看的出来。

    刘备脸色红润,显然喝了不少酒水。

    在刘封的搀扶下,一边走一边说:“封儿如此关心此事,莫非是担心为父陷进汝南?”

    刘封笑了起来,摇了摇头:“今时不同往日,若是袁绍真能给我们名分上的支持,汝南还真能争上一争。不过孩儿觉得,贪多不厌,我徐州眼下最紧要的是夯实基础,花一两年时间搞好屯田。一旦屯田大成,我徐州就有足够的粮食增兵扩军。”

    “如此,主动权方在我们手里,而不是指望袁绍为我们做背书。”

    刘备闻言,缓缓点头,刘封的意思他能听明白。

    若是以袁绍的名义去争汝南,确实短期效果会很好,可这汝南始终还是袁家的汝南,后患太多,而且徒让袁绍得利。更重要的是,如果袁绍突然撤回了背书,刘备一方不但没有任何反制手段,而且还会前功尽弃。

    有时候争夺的就是那一两年的窗口期。

    如果不是曹操和吕布在兖州死斗,徐州如何能这么轻而易举的拿下任城,鲁国和沛国?

    恐怕只是碰一下两山河谷的费国县、华县,都会引来曹操的大军。

    哪里像是现在,程昱亲自上门,还要好言相劝,额外付出代价,为的就是安抚住徐州别做傻事。

    这样的好事别说晚个一两年了,哪怕就是再晚一两个月,曹操把吕布赶出兖州之后都不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