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零三小说 > 我刷短视频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 > 第100章 咱记的不仅是历史,也是账,还有仇。

第100章 咱记的不仅是历史,也是账,还有仇。

    天幕中视频开始播放

    “曾经有人问,华夏人打不过外国人吗?”

    “不然为什么华夏的历史书上,总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打败仗的记录,而关于胜利的记录如却是寥寥数语?难道不是打不过外国吗?”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世民拈须而笑,低声轻语,似是在回答天幕中的问题又好像只是自言自语。

    “在朕心里没什么外国,只有朕打到的地方和没打到的地方。”

    “朕打到的地方就是朕的天下,是朕的大唐!”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其实华夏人看上去打不过外国人的原因是:华夏人记录历史的方式非常特别。”

    “在学校的课本里,华夏古代史一般一本书就把上下四千多年(四千多年,4800)的历史给写完了”

    “但是从1840年华夏被西方列强入侵,到后世华夏这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却是写了整整两大本。”

    “为啥华夏喜欢记录败仗,且输的越惨就会记录的越清楚?”

    “一直以来,很多研究华夏历史的外国人都会对于华夏历史的这一情况感到好奇”

    “但当他们彻底明白之后,他们就认定了,如果没有必要,千万不能和华夏人为敌。”

    “这些外国人记载的历史一般都会对于胜利大写特写,”

    “比如十字东征军,”

    “哪怕途中各种屠杀当地的土著,只要是赢了,都会大书特书。”

    “至于入侵非州,也会记录成非州太野蛮,所有选择去非州帮当地土著开化。”

    “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战争,无论手段有多下作,过程有多么曲折,”

    “只要是赢了,就会大记特记,生怕后世之人不知道自己有多猛。”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此处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若一味夸赞自己的功绩,后世又如何能从历史中学到前人之不足而改正自身?”

    “如此伪史,留之何用?”

    大汉位面

    司马迁看着天幕中的内容不住的摇头,

    “治史当据事直书,不偏不倚”

    “若人人都如这国外之人但凭一己好恶,随意篡写史书”

    “岂不是以讹传讹,长此以往,岂不是可以自己随意捏造。”

    “这国外之史书焉有可信之处?”

    天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而反观华夏历史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比如始皇帝,一统天下,为华夏的大一统版图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在史书之上也只是寥寥数语,最多加上了书同文,车同轨。”

    “如果说始皇帝有可能是因为焚书坑儒得罪了读书人而得不到公正的对待”

    “但是等到了汉朝,汉武大帝时期的霍去病,初战便带着八百人深入漠北斩首千余人,破格获封冠军侯”

    “后又决战匈奴,追至狼居胥山,获得了封狼居胥的美誉”

    “可史书对他的记述也仅仅局限于此了,并没有详细的过程。”

    “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大”

    “可是史官们对于胜利也只是寥寥数语,但对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却做出了很多的批评。”

    “等到了唐朝,李世民作为天可汗,几乎扫荡了整个东亚地区,成为了当时的东亚警察和亚洲洲长”

    “史书对他的记载也不过是,天策上将,并被各个外族推选为“天可汗”如果不去仔细了解”

    “你只会觉得这不过是一个称谓而已。”

    “和那些草原上的可汗首领并没有什么区别”

    “甚至于李世民文治极为出色,让大唐之名响彻海外”

    “以至于后世海外华人的聚集区都被称之为‘唐人街’”

    “史书上也不过是寥寥数语加上一个‘贞观之治’便概括了过去。”

    “而对于他的‘玄武门之变’却是津津乐道”

    天幕之下,各个位面的人神色不一,有人期盼能在史书之上有自己的只言片语的记载,有人希望看不见自己的黑历史,而大秦,大汉、大唐这些位面的人却是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喘。

    大秦位面

    始皇帝看着天幕中对于自己的历史评价脸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神色

    “焚书坑儒?”

    “哪里来的儒生?不过是一些招摇撞骗的方士罢了”

    “后世读书人的评说对朕而言已经不再重要了,”

    “朕有了新的目标,”

    “大秦也有了新的目标!”

    “朕要创造一个全新的大秦”(蒸汽大秦不是)

    大汉位面

    汉武帝刘彻看着下面噤若寒蝉的群臣笑着说:

    “无碍,无碍,穷兵黩武又如何?”

    “朕依然是千古一帝,我大汉依然强不可撼!”

    “如今有天幕相助,待我大汉更加强盛,朕便让这帮后世腐儒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穷兵黩武””

    大唐位面

    朝堂之上人人眼观鼻,鼻观口,做老僧入定状。

    太宗皇帝素来仁善,唯独玄武门乃是大唐的忌讳,此时人人闭口不言,等着李世民的态度。

    太宗皇帝恍若未闻,

    自顾自说到“贞观之治、天可汗、天策上将、亚洲洲长?”

    “果然朕还是喜欢天策上将这个名号。”

    天幕中视频继续

    “对待胜利一笔带过,对待失败却是大书特书,恨不得写满全本”

    “华夏对于失败的历史为什么如此在意呢?”

    “其实与其说这是历史,”

    “不如说这是记账。”

    “毕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楼兰,楼兰王年轻不上道”

    “居然杀了汉朝的使者,汉武帝一怒之下让赵破奴捆了楼兰王回长安。”

    “因为楼兰杀了汉使,这仇便被记下了”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千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氏”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

    “几乎华夏古代的半数边塞诗里,楼兰都是那个反派角色。”

    “就是因为楼兰两面三刀杀过汉人”

    “在华夏历史上,游牧民族对于我们一直都是不断袭扰”

    “每次南下时都会打草谷,随意杀人”

    “虽然我们也会对此反击,赢了就是退敌,斩首多少”

    “若是输了就会事无巨细记载的仔仔细细,甚至连当地居民的惨状都会加以记录。”

    “这就让不了解历史的人觉得华夏古代历史上打仗一点也不厉害”

    “其实要知道,从大秦一统天下到清朝末年”

    “华夏的领土面积翻了3倍多,而且是东亚最好的一块地盘”

    “这些领土不是敌人拱手让给我们的”

    “而是一寸一寸的攒了下来的。”

    三国各个位面

    魏蜀吴三国各自看着天幕好奇

    我中原打不过蛮族?不至于吧?

    曹魏:二十万乌桓人也就那样吧,匈奴、鲜卑一般般。

    蜀汉:南蛮挺友好的呀?

    孙吴:山越有点东西,但不多。

    天幕中视频继续

    “华夏的古代史一笔带过,但是近代史却是整整的两大本”

    “从鸦片战争伊始”

    “一直到那句:华夏人民重新站起来了。”

    “这短短的百年间里所有的败仗,屈辱,不平等条约、各种血泪史我们都一一记载”

    “因为华夏人对战机遭受的不公和屈辱总是不轻易放过。”

    “一旦遭受欺凌,”

    “我们会用详实的文字记录下来受辱的情形”

    “包括受辱者的身份,受伤的部位,造成多少人死亡,损失多少财物”

    “甚至侮辱我们的言语都会清楚的记录下来,”

    “对于这类屈辱,我们认为如果忘记了就不配做炎黄子孙。”

    “这是华夏的历史,也是华夏的账本”

    “打赢了是应该的,打输了就要牢牢的记住。”

    “我们今天不能报仇,就要让子孙后代牢牢的记住这份屈辱,以后给祖先报仇雪恨!”

    “十世之仇犹可报乎?虽百世可也!”

    ——从古至今,历史上的事情无外乎王朝兴衰,重大战争,每次赢了都是一句斩首多少,输了就从带了多少人,敌人多少人,什么战术,首领什么人,死了多少人,甚至天气都给你记的明明白白的。堪称社死现场。

    ——抗日战争各个战役详细的记载,抗美援曹就大略的记载,对阿三和越猴的反击战知道的细节就更少了。

    天幕中划过新的视频《一条天路通家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