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蛇出洞。”
阿桂在船上就想好了,大战之前先整肃内部。
负责城防的将官,挨个接到了命令。
若见城中拼杀起火,不要惊慌更不许调兵,那是在剿杀白莲教匪。
4更天,武胜门附近突然起火。
喊杀声四起!
一群百姓模样打扮的人高喊着白莲口号,进攻官兵。
顺手把周围的房子也给点了,制造声势。
1里外,一家铺子后院。
几十条汉子肃立,在倾听着动静。
“帐主,我们要支援吗?”
“再等等,明明事先约好了的,怎么会有人提前行动呢?”
“也许是其他潜伏的弟兄们暴露了,被迫仓促起事了?”
……
武昌城共有九门,西3东2南3北1。
武胜门,是北面城墙的唯一一个城门。
阿桂也是在赌,赌教匪会抢武胜门。
见没有动静,武胜门守将下令朝着城外开炮。
并且模仿白莲前几次攻城的行为,打出了几颗焰火,增加可信度。
帐主是白莲老人,站在院墙上观察战况。
他的手心全是汗,因为决定一旦失误,就会坏了大事。
潜入武昌城的教徒接近300人。
各自之间也没有归属。
约定的信号是,城外一旦高呼万岁,又放出信号弹,就全体杀出。
抢武胜门!
……
阿桂不愧是乾隆朝的军事全才,猜的非常准。
洪大昌那点军事方面的小九九,在他面前如同小学生一般幼稚。
没过一会,城中民宅、铺子、城隍庙、大车店纷纷冒出扎着白毛巾的彪悍汉子。
他们手持利刃,沉默不语。
一路纵火,见人就杀。
直冲到武胜门下,才爆发出吼声。
“武昌城破,白莲入城,投降不杀。”
沿着台阶,仰攻城墙。
在城中制高点,蛇山观战的阿桂,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笑道:
“这下可以睡个好觉了。二位大人,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你们了。”
说罢,下山去歇息了。
这种名将风度,让众人钦佩不已。
……
阿桂是真的累了,除了疲惫,还有精神上的紧张。
他酣然大睡,城中的厮杀声也影响不了他半分。
战场老兵都有这个本领。
随时随地的歇息、入睡。
只有保存好体力,才能活的比别人更久。
吃不好睡不好的人,纵然不死于厮杀,也会死于疾病、过劳。
北面城墙上,清兵抵挡了一会,见冲上台阶的教匪越来越多。
一位千总大喊:“撤。”
清兵们扔了刀矛呼啦啦的往后逃。
白莲教徒大喜,以为大功得手。
冲到城门楼子前,突然遭遇了整齐的火枪射击。
三层的城门楼子,布满了鸟枪手。
每一个窗户后都站着人。
而且打完一枪,后面的人就递上装填好的第二支鸟枪,枪声密集连绵不绝。
教徒们猝不及防,被打的一排排倒下,血雾漫天。
“中计了。”
有人迷茫,有人扔了刀剑纵身跳入护城河。
还有人疯狂的劈砍吊桥的起放装置。
这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戮。
清晨,200多具尸体被清军搬到了西边的汉阳门,挨个扔下城墙。
扑通扑通,掉进长江里。
高声呐喊着:“好白莲,快来收尸。”
折腾了半个时辰,江面飘满尸体。
白莲教先锋看的眼里喷火,而武昌守军则是士气大振。
士气很重要。
在冷兵器时代,尤其重要。
阿桂不愧是一代名将,入城一天就稳住了军心。
……
次日午时,他才起。
饱饱的睡了一觉,精神饱满。
“报,有密旨。”
“拿来。”
确认火漆完好,拆开蜡封的竹筒,取出仔细阅读。
阿桂那见惯了尸山血海的人,手微不可查的抖了两下。
跟随他十几年的亲卫队长,都心觉诧异。
不过主子不说,奴才就不该问。
密旨被收起,阿桂一个字都没提。
包括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拐弯的打听了几次都吃了闭门羹。
军事会议上,
阿桂告诉众人,他会立即向江西、湖南、贵州、四川诸省绿营下令,调集一半绿营兵力会剿白莲。
众人狂喜,直呼湖北局势有救了。
600里加急,算算日子,再撑上半个月这潮水一般的救兵就该来了。
杀光教匪,大家又可以开心的做官了。
笑容还没持续多会,文昌门兵丁匆匆来报:
“教匪大军开始攻打龟山了。”
阿桂收起笑容:
“诸位,一起上城墙观战吧?”
……
文昌门朝西。
是西面3个城门当中,最靠南的一道门。
周围官宦云集,总督衙门、江夏县衙、绿营官署都在附近。
乡试之时,主考官走此门入城。
新官上任,也必走此门。
无他,名字吉利。
玄学之说,越往上越敬畏。
毕竟天地之间蕴藏的奥妙,怎么可以用一般科学常理去推论呢?
文昌门,城门楼子。
阿桂接过千里镜,观察西岸白莲大军的军容。
第一印象,无边无际。
第二印象,锐气十足。
第三印象,缺乏火器,尤其是火炮。
“想来那明黄伞盖下,就是洪逆了。”
“据说此贼还是个举人,实在可恨,自毁前途。”
旁边的绿营兵心想,举人的前途可没这么大。
人家现在都称帝了!
还是圣帝,听起来比皇帝还大。
龟山炮台,炮击腾起股股白烟。
仰攻爬山的白莲大军,立即绽开血雾。
新任守备张九佬,这才意识到生命中的每一份馈赠,都是有价码的。
从汛兵,一口气升成五品守备。
价码就是赌命!
守不住龟山炮台,就得连本带息的偿还。
……
张九佬咬着后槽牙,大声激励。
“弟兄们,守住龟山炮台。我手里有10个把总,20个外委把总的乌纱帽,就看谁能活到最后了。”
“守备,教匪数量也太多了吧?”
众人放眼望去,汉水里飘着的全是挂着白莲旗号的民船。
正在爬山仰攻的教徒更是蚂蚁一般,看的人眼晕。
张九佬内心酸涩,也狠下心了赌一把命。
他就是不想当一辈子匠人,才出来当兵吃粮的。
也许爹说的对,不要有那么多的宏伟想法。
你这辈子吃几碗饭,出生的那一刻就决定了。
……
而白莲护教亲军的小马夫,春寿可没那么多宏伟想法。
湖北战火燃起之前,他唯一的理想是全家人在一起,吃的饱。
全家死的仅剩他一人后,
想法就更简单了,活着!
幸好被护教亲军十夫长郑九令认作了义子,在马厩伺候战马。
一天两顿,倒是基本能吃饱。
这一趟他跟随义父出来打粮食,一行数十人离开了武昌城下。
20几辆大车,赶车的是新教徒。
4个骑兵,3个步卒押运。
走了60里,才搞到了4车粮食。
这让众人焦虑了起来,没法回去交差啊。
沿途的村子,十村九空。
饥荒加上战火,这片区域已经被官兵和白莲拉锯战一般的梳了多次。
狗都不敢叫出声!
……
“汪汪汪~”
可在苏州府吴江县顾家村,狗儿们叫的很大声。
呼啸而来的李家军轻骑兵,在村口张贴了两张告示。
对于末尾有红印泥官印的纸,村民都是敬畏的。
绝对不会出现私自撕了,用于五谷轮回的大胆行为。
这一点不是李家军教育的好,而是清廷的积威。
骑兵马蹄声远去后,村民们赶紧围了上来。
“顾先生,官家说的啥了?”
顾先生是私塾先生,本村少有的文化人。
他咳嗽两声,穿着长衫走进去。
周围的人群立马分开道路。
“乃是大帅府调整官盐价钱的通知。”
“涨价了?”众人立马紧张。
“非也,非也。”顾先生摇头晃脑道,“官盐原售价一斤40文,调整为35文。”
众人长出一口气,好事哇。
这年头难得听到一两件好事,全是糟心事。
……
“官家咋发善心了?”
“这上面写了,李大帅指挥江南团练在前线打仗,取得了空前的大捷。为了庆祝胜利,故而降价5文,普天同庆。”
“原来如此。”
最近坊间传说很多,
有说朝廷大兵击溃了李大帅,大清朝又回来了。
也有说是李大帅的军队击败了周边的官兵。
原本在江南百姓眼里,第一种说法可信度更高。
他们更看好大清朝!
但这么一降价,大家就开始相信第二种说法了。
逻辑也很朴素,如果李大帅打了败仗,肯定得气急败坏的加税,涨价,征兵。
如今怒降5文,说明李大帅肯定打赢了,心情大好。
自古如此!
“顾先生,那第二张讲的啥事体?好事还是坏事呀?”
“怪哉怪哉。”
见本村最有文化的顾先生都眉头紧锁,众人顿时紧张了起来。
不会是食盐降价,煤饼涨价吧?
如果是这样,大家高低要问候几句李大帅的娘。
“上面说除了李大帅麾下当差的,其余人都不能私自割辫子,否则罚银1两。”
“啊?”
众人都傻了眼,主要是猝不及防。
有一老汉问道:
“顾先生,你莫不是看反了。这辫子可是大清皇帝的规定呀,李大帅怎么会~”
……
“老夫,亦觉得此中有隐情。”
顾先生谨慎的闭嘴,背着手离开了。
作为一个读书人,他本能的感觉这是一个不能深入的话题。
表态留辫?
李大帅腾出手来,肯定要收拾自己。
表态剪辫?
大清的兵收服失地,肯定要诛杀自己全族。
总之有些事,心里可以琢磨,嘴上不能乱讲。
管不住嘴的人,脑袋就容易搬家。
他心事重重的走到私塾,却见到一个穿绸衣的大胖子正坐在自己的躺椅上纳凉。
还拿着自己视若珍宝的扇子,呼啦啦扇风。
“哎呀呀,陆老爷光临寒舍,蓬荜生辉。”
“老顾啊,等伱好久了。”
陆老爷,本村首富,坐拥700余亩水田,4间铺子,唯一的心病是家里三代没出过一个读书人了。
往上数最近的一个文曲星,还是他的爷爷,以举人之身外放过一任知县。
除此之外,陆老爷还有个身份。
是私塾的大金主!
每年的束脩、年节都是出手不俗的。
这么说吧,自家这个私塾的一半,就是他撑起来的。
……
胖乎乎的陆老爷,顾不得擦汗,把老顾拉到了一旁。
“陆老爷,咋啦?”
“嘘。”
陆老爷示意噤声,谨慎的环视四周,一个人影都没有,仅有个大公鸡在觅食。
“去去去~”,
一驱赶,大公鸡呼啦啦的飞上了土坯墙头。
陆老爷突然开心的夸道:“好,飞上枝头变凤凰。”
老顾没有出声,他知道这是陆老爷的心病,凡事都能联想到高升中举。
“顾先生,你怎么看村口的告示?”
“陆老爷是说哪一张?”
“自然是关于辫子的~”
顾先生表情顿时严肃了起来,斟酌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
“在下忝为本村最有文化,读书最多的人,对于官家还是有一些研究的。这辫子,事关国体,是最最敏感的话题。”
“老顾,你能不能说话简单点,咱不做八股文章,咱就想知道,剪辫好不好?”
“在下只能讲,可能不是坏事。”
顾先生背过手,幽幽的分析道:
“若李大帅要求所有人剪辫,那一定是坏事。”
“如今他反其道而行之,剪辫罚银,说明他不希望所有人都剪辫。为何?剪辫可能有利。”
……
胖乎乎的陆老爷瞪大了眼睛,问道:
“利在何处?”
“在下不知。”顾先生又解释道,“在下若有那番高屋建瓴的眼光,又何必蜗在这小小私塾度日呢?”
“也是哦。”
陆老爷眉头紧锁,走了。
第二天就提着两个肘子进城了,去寻一个在衙门里做事的同乡打探情况。
叩门,递上礼物。
寒暄片刻后,进入正题。
同乡原先是吴江县衙的一书吏,如今处于半失业状态。
自从李家军控制江南后,对于原先的地方官是拘押,对于小吏却是模糊不清。
既不抓,也不用,也没个说法。
这帮人心里猫抓一样,四处打听。
道前街周边的饭馆茶楼,天天坐满了人。
只要有身穿李家军制服的人进来,他们就凑上去点头哈腰套近乎。
不过,范京早定下了规矩。
若是和旧衙门来往过密者,清白堪忧,直接革职。
哪怕吃人家一个烧饼,都算是不清白。
……
所以这位书吏,最近也是愁的不行。
俩人喝了几杯酒,各抒己见。
“老陆,你这人的嗅觉还是可以的。剪辫罚银这个公文,里面大有文章。”
“怎么说?”
“咱和几位同僚推测,这是一种信号。”
“什么信号?”
“尊卑有别。有辫子为贱,无辫子为尊。”
“啊?”
“我这是看在肘~啊不是,同乡的份上才告诉你的。这辫子,以后可能是区分身份的象征。就好比是大清的满人和汉人之分。”
陆老爷连忙抓起酒壶,帮着小心的斟满,问道:
“有辫子就是草民,没辫子就是老爷。是这意思伐?”
“大约是吧。”
“那您说,我剪了辫子能当官不?”
书吏夹起一筷糟鹅,皮笑肉不笑道:
“我要是知道,我还坐这和你闲聊?道前街的巡抚衙门,早有我一张桌子啦。”
“是啊,是啊。”
……
陆老爷越想越不甘心,
他总觉得自己距离真相已经不远了,可就是隔着一层纱。
一咬牙,一跺脚,不回家了。
雇了辆马车进城,进苏州城打探消息。
主要是科举太难考,他爹一辈子没考个秀才,被爷爷骂了半辈子,郁郁而终。
到了他,又是半辈子蹉跎。
儿子十岁了,看着也不太聪明的样子。
天赋,
在人出生的一刻就已经决定了,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孙子~虽还没出世,大约也堪忧。
三代出不了一个读书种子,陆氏的社会地位肉眼可见的一路下滑。
走出去,已经被人视为土财主。
众所周知,在大清没有士绅光环,却略有薄财的人是很危险的。
好比一个怀揣剪刀的小脚貌美女子,独自走在山路上,路两侧的坡上蹲满了面容狰狞的大汉。
用后世时髦的话讲,就是中产阶层的老陆死心了,放弃了卷娃,准备卷一卷自己。
为了保住阶层,不再下滑而努力。
既然教育之道走不通,就走走歪门邪道。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