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零三小说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215章 十年河东(第三更,求订阅)

第1215章 十年河东(第三更,求订阅)

    南洋经常会有人过来参观,无论是奥运会之前,还是奥运会之后。

    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总会有很多落后国家希望在南洋找到强国富民的良方妙药。

    可是这个世界真的有良方妙药吗?

    答案有很多种,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只要学习肯定或多或少的总能得到一些启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中年人一直在南洋各地参观着,一行几人在这里参观,没有任何人陪同,就是简单的看而已。

    甚至也没有人接待,因为他们都是通过非外交渠道进来的,所以才会是“顺风车”。

    这样,自然也就没有人接待了。

    “南洋的房子瞧着和美国那边的房子也很像啊!”

    在一处社区里,中年人笑着说道,随行的人员则在一旁补充道:

    “确实如此,南洋的房子早期都是德裔工程师设计的装配式房屋,风格更倾向于西方,不过它们都像是汽车一样,而所需要的材料都是在工厂中加工生产最后再运往工地,这样的建房速度远远快于混凝土的房屋搭建,大大地缩短了工期,节省了其人工成本,毕竟,当年他们要向两千多万人提供住房,说起来,可真不容易啊。”

    随行人员的赞叹,听在中年人的耳中,让他禁不住抿了下嘴唇,南洋这边可以为两千多万人提供住房,相比之下,他们自己呢?却连一百多万人都顾不上。

    也就是最近几年,大家才住进眷村,那些老兵才老有所归。

    哎!

    心叹一声,他瞧着面前这些南洋式的房子。

    “主任,您看,咱们看到的这种房子是第三代国民住宅,与第一代相比,它是真正的两层楼房,其实区分南洋的三代住宅最简单的,就是从层数上来区别,第一代是一层,大房顶,二楼是阁楼,至于二代就是一层半,二层是半阁楼,然后就是第三代,就是这种小房顶的真正的两层楼房。”

    随行人员指着房子介绍道:

    “南洋的这些房子,直到现在都在大量出口,美国、欧洲的不少国家都从南洋进口房子,仅仅只是英国,在战后最初的几年,就从南洋进口了超过50万套住宅。

    直到现在,房屋都是南洋非常重要的出口产品。去年的出口还有好几亿美元。

    所以,南洋的企业对开发这些房子,一直都是积极主动的,当然了,还有就是南洋的木材资源丰富,除了开垦雨林获得大量木材之外,他们还在大量种植桉树,桉树是一种优质硬木,无论是用于建筑,或者造纸都是极佳的。”

    并不仅仅只是房子,还是产业,一种工业化的,可以出口的产业,这就是南洋的建筑业,截然不同于其它地方。这一点中年曾了解过,他们最多时每年曾出口上百万套住宅。

    这就是南洋啊!

    总能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并且能够从中获利。

    随行人员注意到这位主任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于是便又说道:

    “不过,南洋的房子,其实也就是那样,主任你看这些房子,都是千篇一律,没有任何新意不说,甚至就连同墙壁也很单薄,如果不是木墙中间塞着一层稻草毡的话,隔音也是非常差的,而且在台风季节,这样的房子,也是非常危险的,主任,你看那些窗户外面,都有防台风的木窗,可台风要是大了的话,难免还是会有损害的的。”

    随行人员的先扬后抑,让中年人意识到或许是自己的态度影响到他,于是便说道:

    “其实,这样的房子,反而更适合南洋,虽然婆罗洲不在地震带上,但是他却位于地震带附近,至于中兴、永定东宁,都是直接位于地震带,而木屋抗震效果更好,即便是塌了,也不会给人带来太多的伤害。”

    男人挥了下手,说道:

    “说起来,我们那里也应该如此的,毕竟也是地震频发的地方啊!这样的木头房子才更安全。”

    就这样在社区里参观的时候,男人注意到一个细节,便问道:

    “我看很多人家窗口上都装有冷气机啊。”

    “对,主任,在南洋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的卧室里都装着冷气机,毕竟,他们的收入增长很快,而一台冷气机也就两百块钱左右,差不多就是一个月的工资,而且南洋的电价很便宜。”

    说了几句违心之言后的随行人员,这会又变成了一个南吹,说道:

    “南洋电力装备公司的发电设备一直都是世界一流的,差不多十年就生产出了单台20万千瓦大型超高压发电机组,当年南洋建的七大电厂,都是用的当时非常少见的大型机组,虽然他们的火力发电技术都是从英国以及美国引进的,但是也有他们领先的地方。

    四年前,他们就研制出了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容量为30万千瓦的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

    长安第四电厂的30万千瓦机组发电煤耗为317g标准煤/度电,而美国西屋公司同类机组的发电煤耗为340g标准煤/度电。两者相比,一台机组一年要少烧将近2万吨标准煤。”

    技术!

    这就是“技术立国”的一个体现。正正是十几年如一日的重视技术,南洋在技术上,才会有了现在在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而不是坐在德国二战技术上,在那里吃老本。

    “而且南洋的煤矿质量很好,太平和永安都有大型煤矿,而且都是露天煤矿,煤矿上使用的都是大型轮斗挖掘机,产量大、成本低,这样一来,电费自然也就很低了,所以,南洋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装冷气机的。”

    想了一下,随行人员又补充道:

    “而且南洋还是最早用原子能发电的国家,现在南洋已经建了四座大型核电站,按照南洋的电力事业规划,二十年后,核电将会占到全国发电量的30%以上。” 听着这一切的时候,中年男人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原子能、原子弹、氢弹以及火箭,导弹、卫星……在过去的这十年之中,南洋一次又一次的让世人为之震惊。

    十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是眨眼的功夫,十年的时间,南洋的进步更大,成就更为惊人了。

    不仅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甚至就连同民众的生活水平,也发展到超乎想像的水平,在这里很多人家都在房边加装了车库或者车棚,越来越多的人家拥有私家汽车。

    南洋人住着这样的房子,卧室里装着空调,出行有汽车代步。

    相比之下,他们自己呢?

    在那边许多人眼里的好日子,不过只是每天能吃上肉而已,这就是差距啊!

    心底如此感慨,他的心里反倒是更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把经济搞好。正是怀揣着这个念头,他又来到了另一个地方——大业工业园区。

    “和十年前相比,差别倒也不大啊……”

    一进入工业园区,他就找到了几分熟悉感,只不过工厂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过去这里应该是天衣公司工厂吧。”

    指着路边写着“天衣站”的站牌,站牌虽然还在,但是工厂却变成启航电子公司,中年男子便有些好奇问道:

    “怎么变成了电子公司了?天衣不是大公司吗?”

    “主任,现在天衣在长安只有设计和销售,工厂基本上都在海外,泗水、棉兰老、马来亚、暹罗,我们那边也有……”

    这就是产业转移了,低端产能被慢慢的淘汰到海外,听着随员的汇报,中年男子思索片刻后,说道:

    “其实,这才是南洋的根本,当年一个大业工业园区,一年出口产值就有15亿美金,都是各国畅销的服装、玩具、小家电等各种各样的工业品,”

    提及初来长安时,在大业工业园区的参观过程,他又想到了那位便宜舅舅当时的惊叹。

    “一个大业的出口比整个唐山还多,这样的工业园区,南洋可是有好几个呢,一船货出去几千万美金进来,这些年,南洋的经济腾飞,多亏了出口,他们在英联邦利用帝国特惠的低关税,甚至免关税优势,把商品出口到整个英联邦,在国际市场利用关贸协议的自由贸易,大量出口赚取美金,这样的南洋经济又怎么不腾飞呢?”

    中年男子所说的这些,都是身边的经济学者或者技术官僚们说的话,他们说的大抵上都不错。

    “贸易立国,就是靠着“贸易立国”才有了南洋的今天啊!”想了想,男子说道:

    “将来,我们也是要在以出口为导向的,只有把商品卖到国外,卖到美国,赚到美金才是发展经济的良方啊!”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一旁的随员则说道。

    “是的,主任,这几年哪怕就是港岛的经济发展势头也是非常不错的,至于泗水、棉兰老、马来亚、暹罗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发展计划都是由南洋通商产业部协调制定的,甚至有些官员原本就是通商产业部的官员,总得来说,他们的工业发展就是——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就是作为南洋的工业配套,接受南洋的订单。”

    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是目前这些国家和地区发展经济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规模从进口生产原料,大规模承接代加工订单,而这些订单大都是南洋的企业发包的,这些国家的工厂,更多的时候,是以加工厂的方式存在。可即便是如此,才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对于此,中年男人是非常清楚的,南洋的产业转移带动了整个东亚诸国的经济发展,推动了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1956至1962年间,马来亚、暹罗、韩国、星加坡、泗水、棉兰老、港岛、湾岛、九州等地的经济实质年均增长率达到9.1%,远远高于其它任何地区。

    甚至,也正因如此,现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世界银行等组织的关注,毕竟,整个区域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人类历史上,也就只有欧洲的战后重建能够与其相比。

    “是的,推动出口贸易是发展经济的最好方式,南洋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想要发展经济,就非得推进出口贸易不可,嗯,还有就是要进一步引进利用南洋的资本,就现在来说,谁引进的南洋资本多,谁的经济发展就越快,去年,马来亚的经济发展最快,他们引进了10亿美元的南洋资本,而暹罗则引进了7亿美元,,九州也引进了5亿多美元,而我们呢?才只有不到3亿美元!”

    现在,整个东亚,东南亚都非常清楚的知道一点——想发展,找南洋。南洋对海外的投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而伴随着南洋的经济发展,他们总会不断的进行产业升级,在产业升级的同时,还会把大量的企业迁往海外,所以,吸引南洋企业投资,就成为了东亚以及东南亚各国以及地区发展经济的秘决。

    虽然中年男子并不主管经济,但他却深知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所以,一直以来,他都非常关注外资的引进。

    听着主任的这番话,随行人员稍做思索后,说道:

    “主任,不过,南洋这些年的经济政策又有了新的变化。”

    “哦?变化?”

    中年男人有些好奇问道。

    “什么变化?”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