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这种事,也因为次数变多,开始稀松平常。
不过,《定风一号》这部戏的杀青,对陆严河来说,还是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他也是在杀青回家三天以后,才猛地惊觉,他竟然还下意识地留在《定风一号》里。
是没出戏吗?
应该不至于才对。
陆严河自己在家里待了两天以后,马上就收拾了东西,去《跳起来》编辑部。
他觉得自己现在需要待在人多的地方。
不能一个人沉溺在这种状态里。
-
《跳起来》现在也忙得不行。
因为,《跳起来》现在准备做增刊了。
在每年十二本加上夏日和冬季特刊之后,现在,《跳起来》准备在季度增刊。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随着这几年的发展,《跳起来》的签约作者越来越多,而且,很多知名作者也主动来询问发稿的事情。
在当下这个只此一家的商业文艺杂志上,好的稿子越来越多,原来的出版,已经有点承载不了这么多的稿子了。
但是,四个季度的增刊是有明确的倾向性的。
这四个季度的增刊,主要是刊登适合改编为“跳起来剧场”作品的。
所以,到这个时间点,《跳起来》编辑部既要开始做今年的盘点活动,又要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之余,筹备冬日特刊和明年的第一本增刊。
任务量激增。
陆严河过去之后,本来是想要休息的,结果被陈思琦逮着,让他兼职做冬日特刊的一个策划,采访。
这一期冬季特刊的采访主题,是各位作者谈一谈在他们阅读的书籍和观看的影视剧中,和冬天有关的,让他们印象深刻的。
没有办法,陆严河接了这个任务。当然,有这么一件事做,也可以让他尽快地从《定风一号》的影响里走出来。
每一次采访,都会听到一些有意思的看法。尤其是采访的对象是作者,他们的阅读量和阅片量,一般也是人群中比较高的那一类,往往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和见解。
陆严河在跟不同人的交流中,听到过不少有意思的看法。
大概花了五天的时间,陆严河一共采访了八位作者,整理成了文稿,交给徐子君。
徐子君现在自己一个人一间办公室。
陆严河一直觉得,她是高中同学里,变化最大的。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外形上的变化,还是一种内在的变化。
不是说徐子君在高中时一个多么自卑的人,而是她现在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让人完全看不出来她出生于一个需要花很多的力气才能摆脱的原生家庭。
很多成长环境不好的人,他们也许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和质量,可是,他们很多时候也往往表现得“过于强大”,无法让自己“柔软”和“松弛”。因为他们需要铠甲。
让陆严河比较吃惊的是徐子君整个人的状态,这些年来,越来越温柔而坚定,完全没有咄咄逼人,或者是因为所谓的“原生苦难”,在性格里留下应激性的“偏激”。
在他身边,能够从一个真正贫苦环境靠着自己的奋斗,走到今天这个位置,还能够让自己拥有这样一种人生状态和性格的,只有徐子君一个。
徐子君笑着收了陆严河送来的纸质稿,说:“稿子我等会儿晚上再看,白天还有很多联系工作要做,静不下心来。”
“行。”陆严河点头。
他好奇地参观着徐子君的办公室。
办公室大约十五平左右,作为现在《跳起来》文字总监的办公室,并不算大。
但是,徐子君把里面整理得井井有条,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里面很拥挤,很逼仄。
陆严河转头问:“李鹏飞来得多吗?”
徐子君点头:“一年总要来个十几次吧。”
她也露出了无奈的笑。
“之前你说,可以组建一个记录片的拍摄团队,去拍摄他在野外探险的经历,他回去以后,想了很久,真打算这么做了。”徐子君说,“他可能真的要把这个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去做了。”
陆严河问:“你介意吗?你支持吗?”
“我也没有什么资格去介意和不支持的。”徐子君语气很温柔地说。
陆严河下意识地以为,徐子君说的是她家境各方面跟李鹏飞就不相匹配,才把自己放到这么低的姿态说这样的话。
结果,下一秒,徐子君又说:“我想做什么,他也从来没有反对过。”
原来是这样。
陆严河瞬间松了口气。
“我上高中的时候,包括后面上大学了,我跟他聊得很多的一件事,就是他以后想要做什么。”陆严河说,“他跟我说得最多的,就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他觉得自己既没有什么热爱的事情,也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东西,他总是开玩笑说自己就是一个天生的混吃等死的富二代命。”
徐子君笑了笑。
“他总是这样,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
“所以,我见到他一直在做这件事,做了这么多年,还想要继续做下去,虽然会担心野外探险这件事会有危险,可还是挺高兴的。”
“嗯。”徐子君点头,“能够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确实很难得,尤其是对他来说。”
陆严河和她相视一笑。
“那——”
“我没有想过要跟他分手。”徐子君忽然说。
陆严河想要说出口的话反而被挡在了喉咙里。
徐子君说:“我跟他说的那些话,只是想刺激一下他。”
陆严河露出惊讶之色。
“他和你不一样。”徐子君无奈地说,“如果我不刺激一下他,他也许永远都不会思考这些事情,在他的人生里,几乎没有他需要操心和忧虑的事情,可我没有办法不在意。”
陆严河点头,表示明白。
“你刺激得很及时。”
“我以为你会为你的朋友打抱不平。”徐子君笑。
“替他,还是替你?”陆严河说,“虽然我承认我这个人有点帮亲不帮理,但两边都是亲的情况下,我一般选择置身事外,不插手。”
徐子君愣了半晌,无奈但温柔地笑了。
-
陆严河在《跳起来》这边待了一个星期。
他也终于从《定风一号》的影响中走了出来。
随后,他不得不再一次投入到了各个工作之中。
他先去跟进了《捕蝇纸》这部电影的最近进展。
《捕蝇纸》在以200万美元的片酬谈下阿尔内·博古特之后,第五个主要演员定了下来。
至此,演员的片酬总共已经达到了430万美元。
加上陆严河作为编剧的50万美元片酬底薪,在人员经费支出上,已经差不多达到了500万美元。
按照灵河对《捕蝇纸》的预算控制,接下来,以导演为代表的制作班底,以及剩余的其他演员,预算空间其实已经不多了。
这也意味着,他们其实没有预算空间,再去请片酬超过一百万美元片酬的人。
除非,灵河愿意调整预算。
但是,陆严河不敢这么做。
《捕蝇纸》原作在北美当时是没有在院线进行常规上映的,甚至是小规模都没有,只是在圣丹斯电影节做了放映,拿了五千多美元。
它在海外上映后,全世界范围内,拿了差不多四百多万美元的票房。
准确来说,这其实不是一部原作票房很成功的电影。它的名气是后面慢慢打开的,作为类型片,靠着影迷的口口相传,然后在各个榜单、评分网站打开了它的知名度。
所以,陆严河确定的是,这个故事是一个好故事,电影如果能正常拍出来,也肯定是一部好电影,唯独不确定,它是否能在市场让观众买账。
陆严河不想去赌,没有必要赌。
他的理念还是要用这部电影来证明他的“成功”,证明颜良能卖座。
那如果电影的成本如果超过了两千万美元,就算电影最后在美国卖了超过两千万美元的票房,在市场的评价体系里,它也是不成功的。
但如果电影的成本控制在一千万美元之内,而它在美国卖了超过一千五百万美元,加上海外票房表现不错的话,对颜良就是一个加持。
比起绝对的票房数字,大家还是更看收益率的。
毕竟,就是平行时空的当下,口碑烂大街的《美国队长4》全球票房也卖了四亿多了,《白雪公主》上映一周,全球票房也破亿,但没有人会说它们成功了。除了一些不看事实的铁粉。
陆严河是竭力想要把《捕蝇纸》的成本控制在一千万上下的,最高也不能超过一千五百万美元。
他拿不准《捕蝇纸》在北美能够拿到什么样的票房成绩。保险起见,那就是做最不乐观的打算。
当然,他相信《捕蝇纸》这部电影肯定表现不错。
这部电影肯定会在北美进行大规模的放映,而且,有这么多知名演员的加盟,跟原作的《捕蝇纸》可不是一个概念,原作《捕蝇纸》,在电影出来的时候,其实只有男主角一个人有点名气,其他人都属于小咖。这部电影是后面才慢慢扩散出影响力的。
所以,陆严河按照这个电影的题材、演员阵容,以及现在北美电影的市场表现,他咨询了一些专业的票房分析人士之后,认为这部电影在正常表现下,拿到三千万到五千万美元之间的票房不算难度很大。
这也是陆严河坚持这部电影的制作预算不能超过1500万美元的原因。不然,即使《捕蝇纸》靠北美之外地区的票房盈利了,对北美的电影市场来说,颜良还是不行。
那陆严河就白拍这部电影了。
至于这部电影的导演。
拍摄这部电影的难度并不大,只要是一个懂类型片、节奏好的导演,陆严河觉得,按照他给出的分镜图,怎么都不至于拍得不行。
导演是穆肯·佐尔格在找。
陆严河把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想法、风格都跟穆肯·佐尔格说了。
一个黑色幽默、不故意搞笑、但角色们都有些插科打诨的密室“黑吃黑”犯罪故事。
定位已经很清晰,陆严河觉得,导演应该不难找。
果然,穆肯·佐尔格很快就给他找来了三个导演,把简历发给他,说随时可以线上视频沟通一下。
陆严河却觉得,见导演,能当面见的还是要当面见。
人和人之间气场对不对,不是视频通话能够敏锐感受到的。
所以,陆严河飞去了美国,在纽约跟穆肯·佐尔格相见,随后,依次见了那三个导演。
-
三个导演各有优缺点。
还好,对陆严河来说,并不难做选择。
看一个人的缺点,是看他的缺点是否超越了底线,是否影响这个项目的开展。
看一个人的优点,是看他的优点能够给这个项目带来什么,是否契合这个项目本身的“卖点”。
穆肯·佐尔格问他的意见,陆严河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自己的选择。
“昨天见的马绍尔·雷诺兹。”陆严河说,“他之前拍过小成本的《捉迷藏》,风格基本上跟《捕蝇纸》是一致的,而《捉迷藏》虽然没有在院线上映,但是在你们烂番茄的网站上,评价很高,如果是他来执导《捕蝇纸》,他过去导演《捉迷藏》的这个经历,能够转化很多《捉迷藏》的观众来看《捕蝇纸》。”
“第一天的卡洛不是也一样导演过一部跟《捕蝇纸》风格类似的《擦枪走火》吗?”穆肯说,“而且,评价也不错,他的执导经历也更丰富,除了《擦枪走火》,也拍过其他两部电影了,发挥挺稳定的。”
陆严河说:“但这也是他在我这里优先序列靠后的原因,卡洛他的片酬报价比马绍尔高五十万,而且,他已经拍了好几部电影了,在很多影迷的心中是有固定印象的,这个印象是一个很中庸的导演,没有特别出色的发挥,但马绍尔却只拍过一部电影,虽然经验不那么丰富,对《捕蝇纸》来说,这也不是一部需要多么丰富导演经验的片子,它是一个密室结构,调度什么的没有那么大。”
穆肯·佐尔格点点头。
“行吧。”
“你的看法呢?”陆严河问。
穆肯·佐尔格说:“我不太喜欢马绍尔,他很有才华,我很喜欢《捉迷藏》,但是他有点怪。”
“你是说他总是打断我们,去讲他自己对《捕蝇纸》的理解和想法吗?”陆严河问。
“对。”穆肯·佐尔格点头,“感觉他是一个很难交流的人。”
“作为导演而言,尤其是对内容创作层面的难以交流,我其实不太认为这是一件坏事。”陆严河说,“穆肯,你知道我作为演员,嗯,一个在你们很多人眼中完全有资格跟导演对着干、而且导演应该服从我的演员,为什么我永远在片场听导演的吗?哪怕我不理解他的指令,我也不理解他的想法。”
穆肯·佐尔格说:“你是一个很专业的演员。”
“跟我的专业没有关系。”陆严河摇头,“是因为我一定会在选择跟这个导演合作之前,充分地了解他,了解并做了决定之后,我就知道,他不会拍出太烂的东西,他一定是有他出色的地方的。在这个前提之下,如果我去跟他对着干,用我的想法去影响他的想法,往往就会因为意见太多,让最后的呈现不够极致,一个人的想法一定比两个人综合起来的想法要连贯,要更统一。”
穆肯·佐尔格若有所思。
“所以,我承认电影是导演的艺术,那我就一定会选择了一个导演以后,无条件地相信他,去帮助他完成他的作品,他的艺术。”陆严河说,“他难以交流,他特别的关注自己,这其实也说明,他对《捕蝇纸》这个剧本,其实有非常清晰的想法,而且,有创作欲,这是特别难能可贵的东西。”
穆肯·佐尔格难以置信地看着陆严河。
“以后我要是拍电影找不到投资方了,我来找你,如果Parameter、A19那些电影公司都跟你一样的想法就好了。”
“哈哈,这只是我作为演员的想法,我要是作为投资人,可能视角变了以后,我的标准也变了,谁都怕赔钱。”
穆肯·佐尔格说:“那《逃出绝命镇》这部电影,你想怎么弄?”
“你说了算。”陆严河笑着说,“说了,这是给你的剧本,我只是一个编剧。”
穆肯·佐尔格再一次意外地看了陆严河一眼。
这样一个剧本,陆严河竟然真的要送给他?
送当然不是白送。
可是,陆严河竟然真的不参与制片?不试图来掌控这部电影的制作?
陆严河笑了笑。
“怎么拍,你说了算,但你知道这个电影的特殊性,尽量不要选择知名度大的演员。”陆严河说。
这部电影的议题性,决定了它其实某种程度上,不是靠明星来攫取关注度的片子。
相反,明星演员本身的属性(尤其是欧美这些明星,身上或多或少都会跟一些敏感话题沾上关系),反而会影响到这部电影在社会议题这个领域的正面发酵。
“另外,这部电影最后看需要多少预算,你得给我保留至少50%的投资额。”
这部电影,当初可是靠着45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在全球豪赚2.5亿美元,收益率高居当年第一。
当然,现在给穆肯·佐尔格来拍,又是陆严河编剧,他们两个人的片酬可能就不止450万美元了。
陆严河只是要给穆肯·佐尔格充分的制作权力,但并没有打算做一个慈善家。
这话在穆肯·佐尔格耳中听起来,又是另一个意思了。
陆严河不仅完全不来跟他夺权,还要真金实银地支持他拍这部电影?!
穆肯·佐尔格直接在大街上就搂住了陆严河,用力地抱了抱。
也不知道是谁拍到了,发到了网上。
很多人疑惑:他们这是又要合作了?
还有一些群体:他们之间怎么这么暧昧?出柜了?
当然,这都只是一些茶余饭后的乐子。
-
陆严河并不打算在《逃出绝命镇》里安排亚裔角色面孔。
还是因为这部电影比较特殊,它的主题就不干亚裔的事情。
搞定了《捕蝇纸》导演的事情以后,陆严河就去见了好几家电影公司的高管。
都是他的老熟人了。
结果,大家都很关心他手里《捕蝇纸》这个项目。
大家似乎都格外看好这个项目。
好剧本,好几个知名演员参演,这样的组合,让大家都比较看好这部电影的前景,所以,也都想拿下北美发行,甚至是全球发行。
但是,陆严河这一次不打算把《捕蝇纸》北美以外的发行权给美国的公司。
现在灵河虽然在全世界各地没有自己的发行渠道,但都有熟悉的、合作的片商。
用《捕蝇纸》去进一步加固合作关系,也能一家一家谈出更好的上映条件。
尤其是《捕蝇纸》本身就是一个演员阵容比较国际化的片子。
Parameter的泽比·多伊尔一听陆严河只打算把《捕蝇纸》北美地区的发行权放出来,就有点震惊。
陆严河则说:“《捕蝇纸》在你们北美可能演员阵容一般般,唯一值得关注的就是阿尔内·博古特。但是,它在亚洲,是绝对属于全明星演员阵容,是备受关注的电影。你之前不相信颜良主演《生死时速》的票房号召力,这一次,北美的票房我说不准,至少可以让你看看,《捕蝇纸》在亚洲可以卖出多少票房。”
泽比·多伊尔:“……”
陆严河还怪记仇的。
是记仇吗?
陆严河笑了笑。
“拭目以待吧。”
-
推荐文娱题材老书《我一夜之间成了丑闻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