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两人受的伤不过都是皮肉伤,没有伤到要害,两人在伤口上撒了些郑良才赠于他的金创药,然后用布条简单包扎了一下,看到丁珂儿正在拿着手里的宝剑不住的观瞧,便走上前去说道:“黑金?让我瞧瞧……”
乐文本来只是觉得这把宝剑能削铁如泥,定是不可多得的宝剑,没想到这把宝剑,竟然还是黑金铸成的。
“瞧什么瞧,这把宝剑既然是本女侠先捡到的,自然就归本女侠咯。”丁珂儿看乐文也是很好奇的样子,便故意想逗逗他。
“嫂子,话可不能这么说啊,这把宝剑可是我们哥俩浴血奋战得来的战利品啊。”龙超以为丁珂儿要把宝剑占为己有,便想上前去夺丁珂儿手中的宝剑。
丁珂儿见龙超先要夺她的宝剑,连忙往后一闪,白了一眼龙超,挑眉道:“喂,你想干嘛,我警告你这个龙超哦,你要是再叫本女侠,什么嫂子不嫂子的,本女侠就拿这把黑金剑削掉你的舌头。”
“嫂子,你本身就是俺哥哥的,俺就叫你嫂子怎么了。”龙超不甘示弱道。
“谁……谁你的哥哥的……”丁珂儿俏脸微红,说着就要用剑去砍龙超。
“好了,别闹了,我们还是赶快收拾下,继续赶路,这里就让官府来收拾残局吧。”乐文一摆手,不屑道。
“让官府来收拾残局?这么多马匹岂不是都便宜官府了?”丁珂儿看了看周围正在低头啃食荒草的十几匹骏马,有些不情愿道。
龙超哈哈一笑道:“哈哈,嫂子说的对,不如我们把这些马匹赶到城里卖掉吧。”
乐文俯身从刺客首领怀里搜出一张画像,淡淡一笑道:“这里的马匹和财物最好还是不要动为好,要是让那个黄儒抓到把柄,肯定会诬告我们,说我们路上见财起意,把他手下的人杀掉了,那就不好玩了。”
“……文哥,还是你想的远,这个我还真想到。”龙超挠了挠后脑勺,沉声道。
丁珂儿心中不悦道:“其他的都可以不要,这把黑金剑可万万不能丢在这里。”
乐文沉声了片刻,点点头道:“嗯,这把剑的确是把宝剑,丢在这里实在可惜,那就由你保管吧。”
“诶,文哥,由她保管?俺可一直没有什么合手的兵器啊。”龙超又看了看丁珂儿手中的宝剑,有些眼馋道。
“以后有时间,哥哥给你再打造一把便是。”乐文说着便一跃骑上白马。
丁珂儿见乐文说由她保管宝剑,对龙超做了个鬼脸,便也是一跃坐在了乐文身后。
这里死了太多刺客,即便乐文三人是自当防卫,可也很难解释的清楚,要是被官府纠缠不清,那可就麻烦了。
于是三人来到献城后,没敢在献城多做逗留,便急马赶到了阜城。
传说明朝正德年间阜城有一位老僧,自打四十岁以后,每天晚上睡熟之后,喉咙里便发出一阵一阵又规律的响声,这种响声并不像大多数人打呼噜,让人有种烦躁的感觉,这个老僧打的鼾声就如弹奏古琴一般。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猜出来是怎么回事了,对,这人睡觉时呼噜的习惯。
按说打鼾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很多人,无论男女,进入深度睡眠之后,都会有鼾声阵阵的现象。只不过,从概率来看,男人比女人要多一些。
这种现象,医学术语为鼾症,或者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当一个人进入深度睡眠之后,由于神经控制减弱,舌头、咽喉和口腔根部的肌肉群就容易松弛,从而使咽喉部组织下垂,呼吸时,下垂组织会使气道变得狭窄,并发生振动或颤动,从而发出鼾声。
一个人的气道越窄,这种振动就越大,鼾声也越响。如果体重超重,或者年迈体衰,咽喉部组织会更松弛,呼吸的时候,便更倾向于产生振动,所以,上了年纪或者身体肥胖的人,更易于发生睡觉打呼噜的现象。
现实生活中常有人因为同寝的人鼾声大作,无法入眠而苦恼不已。
前阵子有一则新闻,说是某地有一女子,丈夫鼾声太大,天长日久,妻子被折磨得神经衰弱,一怒之下,将睡梦中的丈夫手刃于刀下。
案发后,警方毫不费力地将凶手揖拿归案。事实上,该凶手也并未尝试躲避。据罪犯交代,平日里她与丈夫琴瑟合鸣,感情甚笃,并无芥蒂。邻里亲朋证实的确如此,警方觉得奇怪,问起该人行凶动机,答曰:图清静。经神经科的医生鉴定,该女子思维清晰,精神正常。
倘若女子碰到老僧这样的伴侣,肯定没有类似的烦恼,因为他的鼾声,分明是悦耳的催眠曲嘛。不仅不会使夫妻反目,说不定反而有增进双方感情之功效。
什么年月都不乏好事之徒,老僧鼾声成曲这件事,传到了一个乐师耳里。
乐师听说了跟他专业密切相关的这样一件事,简直是好奇到了极点。于是,在一天晚上,趁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潜入僧人的睡房,藏身于一个隐秘的角落,将僧人打呼噜的曲调全都用乐谱记录下来。
回去以后,召集乐工手持乐器按照乐谱排演,一遍下来,他们惊奇地发现,老僧的鼾声竟然全都符合古代乐曲的韵律。
对于这件事,老僧本人当然全不知情。他打鼾的历史已经有二十年之久,原来,竟是进行了二十来年的免费演奏。
只是不知道,他那鼾声中的曲调,是《高山流水》,还是《平沙落雁》,抑或,是早已成为绝响的《广陵散》……
既然乐文他们路过此地,现在正是正德年间,如果那个老僧还在的话,乐文倒是真想去寻下这老僧的鼾声是否真如传说中的那样,可以像古琴一般演奏出不同的曲调,如果真的如传说中的那般,那乐文也算顺路长了一番见识。
乐文三人经过打听还真的打听到,阜城的确有这么一位老僧,而且这位老僧就在附近一处名叫普光寺里做扫地僧。
于是三人便来到了普光寺,一观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