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零三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四百零八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

第四百零八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人是自然存在的,而不是神的仆人,更不是谁的附庸,这是最基本的人文思想。

    《易·序卦》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庄子·知北游》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人是爹妈生的,是自然存在,不是神赋予了使命,让人到人间来受苦。

    大明和北虏口中的老天爷和长生天,都是无形的、存在于万事万物、时间和空间的规则,这就是自然,而自然的伟力,大于个人,人通过努力、探索,求得和自然的生存之道,就是顺天而为,故此才有管子提出的法天、法地、法四时,以及荀子·富国中所言: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数也。

    先秦的诸子百家,一方面提倡自然的伟力不可抗衡,一方面又在追求‘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人强胜天、人定胜天《周书》’的精神,这看起来的确是相悖的观念,但熟读矛盾说的朱翊钧能够清楚的理解,矛盾普遍存在这一基本事实。

    朱翊钧开海,打造粮食进口产业链,也是基于人定胜天的思想,老天爷不让大明百姓好好活,朱翊钧偏不。

    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朱翊钧是天子,是天道、老天爷、长生天、自然这类伟力的代言人,但他非常清楚,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他总是相对平等的尊重大明每一个人的命运,想要逆天而行需要万夫一心。

    骑营,一個搏命的地方,为数不多的精锐骑卒,一定会出现在帝国最需要的地方,危险,就像是在攻城时先登军,在激烈的军事冲突中,一定会有人走向死亡,骑营的死亡率必然大于步营。

    正因为危险,在骑营遴选之时,朱翊钧充分遵循自愿原则。

    没有出乎朱翊钧的预料,报名骑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负责骑营的副总兵李如松、杨文等人,都选不过来。

    武英楼内,戚继光、李如松走在前面,他们要为陛下具体介绍骑营的配置。

    “这应该是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戚继光站在三副盔甲面前,颇有些感慨的说道:“三个骑营,额员一万零五百人,一共拥有三万五千支燧发火铳,五万六千支燧发手铳,偏厢战车五百二十四辆,九斤火炮二十七门,子母炮一千二百门。”

    戚继光不得不感慨,全火器骑兵完全是陛下的设想,在设想之初,所有人都认为过于大胆,连戚继光都比较反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戚继光才清楚,陛下的设想,绝不是镜花水月,一步步的走向了现实。

    这三个骑营的诞生,完全是基于陛下的钞能力实现的,陛下为了这一万人,在个人上以天下至尊和沙阿买买提交好,在外交上和北元余孽的蒙兀儿国建交,在朝堂上,拒绝了言官们的谏言,一意孤行的振武,在财政上,两年时间里,三个骑营,花了朱翊钧整整三百二十余万银。

    大明京营十万兵,一年不过二百万银,而一万军的骑营,一年出去了三百万银,等于六个先帝陵寝的花费,所有的支出,为了简化流程都是走的内帑,而后内帑和国帑再进行扯皮。

    燧发火铳,一支十七银,来自辽东本溪的人参铁以及琼州的黄花梨木,辽东的人参铁产量极少,几乎所有的产量都送到了兵仗局,陛下尚节俭,连皇宫都不用黄花梨木打造柱子和家具,全都用到了枪托之上,燧发结构中,最重要的簧钢,出自西山煤局,保养枪械的枪油来自于琉球和吕宋。

    “燧发长短铳,内有阴阳螺旋线,长铳三钱火药,六十步破甲,短铳二钱三分火药,三十步破甲,皆为纸壳火药定装。”戚继光拿起了一杆火铳递给了陛下,陛下每日都来京营,对于骑铳再熟悉不过了。

    纸壳火药定装,说起来简单,似乎只要将纸包裹定量的火药就足够了,但这是基于精密制造,对枪膛的口径、铅子的大小的精准有着极高的要求,既不能炸膛,也不能威力不足,这其中的技术难度,从平夷铳有了定装这个想法后,大明工匠们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才初步完善了工艺。

    偏厢战车、九斤火炮、子母炮、开花弹、木制延时引信,这些都是老面孔了,偏厢战车是马拉车,九斤火炮的装配,李如松和戚继光也曾经激烈的争执过,李如松觉得以机动力见长的骑兵,带着这种三千斤的重炮,实在是有些舍本求末,而戚继光则认为,必要的重火力,可以有效突防,有利于战术实现。

    最终,戚继光赢了,这不是李如松的认识有问题,而是戚继光的打法,让李如松有些懵。

    三千斤重的重炮,最重要的作用是数以千里的突袭,急行军的千里突袭、重点目标的攻坚,都需要用到重型火器,越是距离远的突袭,重火器就越有必要,因为需要就食于敌。

    敌人的粮草辎重,存于城池之中,就连俺答汗也在归化建了两座城池。

    “铁浑甲,跟常人所想的笨重完全不同,相比较其他甲胄,铁浑甲不到三十斤的重量,满足防御需求的同时,重量更低。”戚继光指着架子上的铁浑甲敲了敲。

    铁浑甲,或者说板甲,其实非常灵活,朱翊钧和朱翊镠使用的铁浑甲,浑然一体的铁甲,甚至有笼手,唱跳蹴鞠,都不是问题。

    但大规模列装的时候,必然面临的问题出现了,铁浑甲高昂的成本,钢的数量不足以列装万余人,而且标准铁浑甲的重量超过了三十五斤,这是一个极大的负担,对于长途奔袭作战的骑兵而言,过重的甲胄质量,意味着更大的消耗。

    朱翊钧和朱翊镠能用特制的铁浑甲,是他们的马匹是特挑的战马,可大规模列装时候,只能选择减配。

    四分之三的盔甲,头盔、护颈、胸甲是完整的,甲胄覆盖整个上身以及腿的前半部分,直至膝盖,这种设计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骑兵的安全,重量的减轻能减少后勤的压力、扩大作战半径。

    比较有趣的是,手套只有一只,因为右手需要装填火药,无论是棉麻制、皮制还是钢制,都非常影响火药的填装,在经过了军兵激烈反应之后,只配一只,如果是左撇子,也可以换手,非常人性化。

    按照朱翊钧之前的规划,每一名骑卒要带一支战锤,专门用来开罐头,就是消灭对方的重骑兵,战锤长三尺,带挂钩绳索,锤头的是尖头锤,以朱翊钧的力气,只需要一锤锤在兜鍪上,完全足以破防了。

    连战锤的皮套都做好了,但被军兵们放弃了,军兵们更喜欢用来挂刀,这是战场环境决定的。

    战锤没有使用环境,破甲,铳比锤好用,而且大明的敌人,并没有那么多的重甲,他们的甲胄在火器面前脆的跟纸没有区别。

    三尺三寸的骑士刀完全足够用了,如果真的碰上了重甲骑兵,数以万计的火铳都没能消灭对手的重骑兵,那带把锤,还不如撤退,补充一轮火药,继续对敌来的可靠。

    朱翊钧一直都承认自己的军事天赋不高,大明的军队战斗,是大规模的集群作战,而不是散兵游勇,战锤开罐头的确好用,但并不适合当下的大明战场。

    在介绍了军备之后,朱翊钧带领众臣,来到了武英楼外。

    在武英楼前的校场上,三个骑营共计一万人,站在了校场之上,训练有序、甲胄分明的骑卒,站在一匹匹高头大马之前,一只手拉着马匹,一只手抱着头盔,所有的军备,都在马匹上放着。

    万余人站在校场之上,却如此的安静,沉寂而肃杀。

    坐在武英楼两侧的是大明的左文右武,大明百官今日一起到了大明北大营见证着骑卒的检阅。

    大明骑营就静静的在那里站着,并没有什么更多的动作,但是一些个文臣,坐立不安,腚底下带着钉子一样,让他们焦虑无比,不少人,看着肃杀的骑营,已经汗流浃背了。

    五月的天还没有热到这种地步。

    早知道有今天,当初就应该阻止陛下习武的!

    刺王杀驾后,皇帝连哄带骗的强迫朱希孝成为皇帝的武道老师,当时,所有人都没当回事,都觉得年幼的陛下是因为刺杀之后,担惊受怕,心里没着没落,选择习武,更多是笼络缇帅。

    当时,没有人会想到陛下不务正业是玩真的,习武极为辛苦,开筋痛不欲生,没什么天赋的情况下,习武有成,需要大毅力,而天生贵人的皇帝,会有这种毅力?

    大明有经验,上一次主少国疑时,每日操阅军马的祖宗成法还在,但年幼的明英宗,别说习武了,就是操阅军马都不去了,而且理由充分,孩子还小。

    复辟之后,明英宗干脆把京营都解散了,一直到成化年间,才重新组建。

    刺王杀驾的阴云一直到张四维进了解刳院才算是结束,没人愿意当那个出头鸟,去反对陛下习武,没事惹一身的腥,都在等着陛下自己放弃。

    陛下没放弃,振武愈演愈烈,今日终于开花结果。

    骑营,大明初年,洪武、永乐年间驰骋塞外的不二利器,洪武年间有马五十万匹,到了永乐年间五征漠北,大明有马七十二万匹,骑兵一直是大明征战塞外的致胜之军,自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再也没有成建制的骑兵了。

    三个骑营,一万人,规模比之国初,可谓是缩水严重,但没有人会质疑这一万军的强悍战力。

    朱翊钧走上了点将台,夏天略带燥热的风吹动着旌旗猎猎作响,号角声和鼓声,随着皇帝登台再次变得安静了起来,已经成年的朱翊钧,雄姿勃勃,硬朗和柔仁、阳刚和儒雅矛盾的气质在皇帝身上极为的和谐,还有那令人有些唏嘘的、不符合年纪的沉稳。

    这份沉稳,本不属于这个年龄。

    肩抗日月,不得不为。

    朱翊钧缓缓的伸出了右手,平静的说道:“大明军,威武。”

    “陛下威武!陛下威武!陛下威武!”

    “大明军威武!”

    “上报天子,下救黔首!上报天子,下救黔首!”

    军兵的齐声呐喊,声震山河,直冲云霄,大明军容耀天威。

    朱翊钧看着骑卒,露出了个笑容,朱希孝、朱希忠两兄弟老是念叨大明军容耀天威,今日,他们的期许,终于实现。

    王崇古靠在太师椅上,看着这一幕,笑容满面,他是个佞臣、伪君子,接下来的一生,他都会一直做个伪君子,做一辈子的伪君子,也能算是君子吧?

    大明骑营的火铳和火炮的铳管和炮身,全都由西山煤局出品,大明骑营的组建,是由陛下敕谕,张居正领命,六部通力配合之下完成的,如果论功的话,他王崇古多少是沾了点功劳,又捞到了一份圣眷。

    王崇古高兴,决定给王谦涨点零花钱,每个月多一千两。

    骑营的操阅是在北土城外,朱翊钧来到了北土城的城门楼上,观看了整场操练,马匹带起了巨大的扬尘,扬尘还有硝烟弥漫了整个猎场,火器声阵阵,略微阻挡了一些视线,不过朱翊钧还是非常非常满意。

    一个个靶子竖起,一个个靶子被击倒,放飞的飞鸟,无一例外,被大明骑兵全部击落,马蹄声阵阵,如同排山倒海,硝烟滚滚,炮声如雷贯耳!

    “好!看赏!骑营每人五银!今日犒赏三军。”朱翊钧大手一挥,七万多银就出去了,骑营是五万两的赏银,犒赏三军一次就需要两万多两银子。

    吝啬和阔绰,都是朱翊钧。

    朱翊钧看向了观礼台上的百官,他的眼神里带着一些玩味儿,他倒是希望这些百官能给他一点点的惊喜,大明开海逐渐深入,海贸厚利实在是动人,大明市舶司抽分、大明的禁令让遮奢户们没法肆无忌惮的赚钱,朱翊钧希望这些遮奢户的喉舌们能够跳出来。

    杀鸡儆猴,需要持续的杀那些敢于冒头的家伙,才能震慑遮奢户的野心。

    但朱翊钧越来越发现,京堂的百官,和太液池里的鱼一样精明,一方面皇帝该动手的时候,从不手软,另一方面,都察院的海瑞、李幼滋反腐抓贪,一拿一个准,这让京堂的百官更加小心。

    海瑞不是酷吏,但他做的事,完完全全就是个酷吏,哪有反腐抓贪,大半夜,把正四品的少詹事、少卿从被窝里拉出来的?士大夫的脸面都被海瑞扔在了地上,用力的摩擦还啐了几口。

    但指责海瑞这个道德楷模,道德圣人,又实在无从下口,海瑞狠起来,这把神兵利刃,甚至敢直接对准皇帝,张居正都知道迂回一下。

    上次开拓爵赏,海瑞就跑到皇极门,把科道言官给劝走了,自己伏阙,请皇帝收回成命。

    朱翊钧看向了武勋,也是有些怒其不争,大明的武勋,多少有点懒散,对骑营的组建,有些冷漠,甚至没有热切,大明的武勋子嗣们,大多数连讲武学堂的考校都无法通过,只能领一个不视事的闲差,一遍一遍的诉说着祖上的荣光。

    在观礼台下,还站着一群没有资格落座的五品及五品以下的官员,还有一些番夷使者,入京送羊毛的三娘子也在其中,那表情十分的复杂,担忧恐惧之中,还带有一些解脱。

    骑营阅视结束,朱翊钧略微有些不舍的看向了北大营,坐上了车驾。

    小黄门已经检查了很多次的马拉车厢,而冯保又绕了两圈,才一甩拂尘,大声的吆喝着:“摆驾离宫。”

    马拉车厢开始前进,从德胜门入,沿着兵道进入了京城,突然马拉车厢缓缓的停住,因为沿途检查轨道的缇骑奏闻前面出了状况,大驾玉辂很快被顶了起来,更大的车轮装在了车轴上,只用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车驾就已经拐到了另外一条路上,向离宫疾驰而去!

    朱翊钧颇为兴奋的询问情况,他还以为有人在轨道上埋了火药,等待他的车驾驶过的时候,安排一场声势浩大的刺杀。

    朱翊钧可是带着甲,扣上兜鍪就能作战。

    俞大猷离世之后,朱翊钧越发小心了起来,他现在已经很少在京营校场之外骑马了,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为了防止意外,只能慎重。

    对于火药炸车驾、而后刺客从街头巷尾涌出刺杀,这出戏,缇骑做过数次的预演,大明皇帝的大驾玉辂,下面有一层一指厚的钢板!

    但很可惜,只是一处铁轨连接处松动了,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才选择了启动预案。

    “激化矛盾,也是一种调节矛盾的办法,让朕失望的是,遮奢户的胆量和他们的眼光一样的狭隘,连刺王杀驾都不敢,当什么遮奢户!”朱翊钧回到了离宫,对着冯保略有些不满的说道。

    喜欢看热闹的人,甚至希望自己变成热闹,可惜希望,落空了。

    冯保将整理好的奏疏放在了御前,笑着说道:“那不是指着陛下发分红吗?西土城遮奢户和晋商们,可是押了大半个身家在燕兴楼船舶票证交易行里,他们比臣等还怕陛下出事。”

    张宏为陛下沏好了茶,也是乐呵呵的说道:“陛下现在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现在非常反对陛下前往北土城操阅军马,坊间还说,陛下若实在喜欢,去看看阅视一下也无妨,不要下校场,去溜达一圈就行了,天子万金之躯,这刀剑无眼,万一伤到了怎么办?”

    “这会儿朕是万金之躯了?”朱翊钧嗤笑一声。

    燕兴楼的五桅过洋船认筹万历八年正月恢复,累月增加,按照当初的规则,万历八年起,不再按月分红,而是改为了整年,已经尝到了甜头的遮奢户们,俨然已经从过去完全对立、抗拒,变为了拥戴。

    “一群见钱眼开的家伙!”朱翊钧拿起了一本奏疏,看完了之后,也是愣了片刻。

    奏疏是松江巡抚汪道昆写的,奏疏里则是民信局的一些变化,民信局,永乐初年,宁波帮的商贾在大明不断迁户安置的大背景下,创建的一个类似大明九龙驿站一样的营利机构。

    在汪道昆的奏疏里,民信局从寄递信件、物品两种简单职能,增加一种经办汇兑的业务,类似于大明宝钞局的钱引票证一样的东西,大明的商贾可以在这些民信局存取银两。

    孙克弘有一笔银子要拉到京师,他不需要把现银直接拉到北衙,而是存到松江府民信局,再到京师民信局取出来。

    这种生意,有个专业的名词,叫票号,汇票庄或者汇兑庄。

    经办汇兑业务,在繁华的南衙十四府,早在弘治年间就已经出现,但大规模的发展,扩展到北衙、大同,甚至是辽阳,就是去年的事儿。

    汪道昆之所以如此上书,是因为宁波帮的商贾控制民信局,狠狠的坑了孙克弘一把,孙克弘有一笔三万两的银子,莫名其妙的消失了,经办汇兑的汇票存根,被松江民信局给弄丢了,弄丢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些汇票存根是从水路入京的,送汇票存根的民船,翻船了。

    孙克弘家大业大,不心疼这三万两银子,他到衙门告状,就是要个说法!是不是宁波帮的商贾在搞针对!别家经办的银子都无碍,存根丢了,还有本地存根,怎么单单他拿不出来。

    汪道昆上这道奏疏,是希望建立一套隶属于大明官驿的票号。

    大明官驿入不敷出,累年亏损,虽然经过了山人不得冒领官身的清理,大明驿站已经不再是过去严重亏损的状态,但亏就是亏,大明精算风气之下,这官驿恐怕迟早会被精算,那么寻找新的赢利点,供养庞大的驿卒,就成了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下章内阁、户部、兵部,拟个章程,设限七日,弄个草议来看,按汪巡抚的说法,可以先建松江、北衙、南衙三个地方,一点一点的扩大规模,小步快跑。”朱翊钧朱批了汪道昆的奏疏。

    票号,是银行对外业务的雏形。

    想要组建大明银行,大明的铸币要满足大明的需求,也要建立完整的对外业务,只有宝钞局和宝源局是远远不够的,朱翊钧很乐意看到这种探索。

    同样,开海正在孕育新的资产阶级,而且孕育、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朱翊钧的预料。

    “下诏内阁、兵部,询问催促水师扩军。”朱翊钧又拿出了中旨,写好了询问的内容,让冯保去办。

    水师必须要加速扩张了,虽然通过了廷议,但执行下去,需要些时间,朱翊钧本来打算用三年时间扩军,现在看来,必须要加快脚步了。

    “把潞王给朕叫过来!又跑哪去了?”朱翊钧批阅了几本奏疏,才发现朱翊镠没在御书房。

    朱翊镠已经重新开始御门听政,按照朱翊钧的培养计划,朱翊镠需要把每天批阅过的奏疏都看一遍,不懂就问,每日晚膳后,朱翊钧会提问九个关于奏疏的问题,能够完整奏对,不用到校场跑圈。

    御门听政,朱翊镠不情不愿,这看奏疏问国事,那更不配合了。

    “殿下回潞王府了。”张宏和冯保互相看了一眼,小声的说道。

    “干什么去了?”

    冯保无奈的说道:“说是波斯美人排了新的舞,让殿下鉴赏一番,殿下已经去了!”

    “波斯美人?”朱翊钧看着手中的奏疏,一拍桌子大声说道:“把他叫来!今天他只要错了一问,明天跟骆思恭对练去!”

    朱翊镠是带着痛苦面具来的,今天万国美人可是准备十几个舞,不仅仅是波斯美人!被皇兄硬生生的搅和了!

    明明今天已经操阅骑卒,真的很累了,他还以为皇兄会把奏疏放到明天,他高高兴兴去看舞,结果被拉来继续查问国事。

    朱翊镠听闻要跟骆思恭这个青年组第二高手对练,立刻就认真了起来,骆思恭一根筋儿,有皇命,那下手从不手软。

    朱翊镠对答如流,让皇兄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明天骆思恭跟你对练。”朱翊钧非常满意,选择了恩赏。

    “啊?!”

    “不是,哥!不是说答不上来,才跟疯…骆思恭对练吗?”朱翊镠猛地瞪大了眼睛大声的说道:“君子一言快马一鞭!金口玉言,绝不可出尔反尔!”

    朱翊钧老神在在的说道:“朕又没说答上来,就不用了。”

    “陛下!”朱翊镠跳了起来,连连摇头说道:“先生说了!国失大信,人心启疑,臣弟陷陛下不义,臣弟罪该万死。”

    朱翊镠这一句话,以退为进、道德绑架、上纲上线,不得不说,朱翊镠这读书人的书没读多少,花花肠子倒是都学会了。

    “那算了。”朱翊钧点头,收回了成命,他是个很讲道理的人,让熊廷弼上就是了。

    “哥!敞亮!”朱翊镠高兴了,他完全不知道成年人的人心险恶,骆思恭不好对付,熊廷弼也不好对付。

    “哥,我一直有个问题,四书五经,都是先秦时候的东西了,最少最少也一千五百多年了,咱们怎么还读这么早的书呢?贱儒总是说,今不如古,我还小也不聪明,哥你知道为什么吗?”朱翊镠坐在太师椅上,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读的书,太老了。

    朱翊镠最近也在慢慢读《荀子》、《管子》,也都是张居正为陛下注解的,但这些书,都太老了,如若不是皇帝足够的离经叛道,四书五经之外的东西,都读不到。

    “你这个问题,很好。”朱翊钧合上了奏疏。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