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零三小说 > 贞观之热血宅男 > 第二十三章 筹建铁厂

第二十三章 筹建铁厂

一件瓷器已经把烧窑的老师傅给震惊了。

    当所有瓷器被整齐的摆放在别院储藏室的时候,所有人只能用石化来形容了。虽然梅花没有用鲜艳的红色,菊花没有用明亮的黄铯,但蓝色的图案给人的感觉也不差。

    考虑都瓷器是自己给长乐公主的彩礼,因此关志义并不打算马上送到宫里。

    至于自己家里,无论是武功还是长安的府邸,老关都没有使用这些东西的意思。瓷器这东西对于喜欢他的人是宝,对于他这种不追求物质享受的家伙来说啥也不是。之所以搞出这玩意儿来,就是为了找钱。

    云阳办的第一件事就取得了巨大成功,包括关志义在内所有人都欢欣鼓舞。

    它的成功不仅完成了李世民的任务,更是以后众多物资采购的经济来源。在这个年代,想要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不可能滴。就算弄少量的枪炮满足老关自己的需要,都不是一两个家族能否负担得起滴。

    为打高句丽,他可是又要造船,又要造枪。没有点儿资金,怎么能行?

    话说:自古好事成双。

    瓷器出窑的第二天,鲁叔业建造的炼铁炉也竣工了。

    这是真正的新兴产业。

    不同于以往的炼铁方式,焦炭的使用提高了炉子的温度,也减少了碳在铁中的含量。为直接冶炼出钢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记得炼钢要么从炉子上方通入空气,要么从炉底通入空气。

    可是关志义却做不到这些,他既没有电动的鼓风机,又没有纯净的氧气。用老古时的鼓风机,把低含氧的空气送入炼铁炉,和没有空气输入差不多。至少在关志义看来是这样滴,所以他选择了放弃。

    三米左右的高炉,上端倒料口留了几十公分预防出现误差。往下便是矿石和焦煤的混合物堆放空间,也是反应室。接着就是隔层……

    最下方的铁水输出口关志义设计得比较宽,这是为了方便空气流通所预留滴。

    炉中高温,使得空气自然流通,煤渣出口和铁水输出口都能够自动的补足空气。效果也和鼓风机差不多,这是他认为滴。

    矿石和焦煤的混合物比例该多少,别说关志义,谁来也说不清楚。

    首先,矿石的含铁量就不是现在的他能计算出来的。不知道矿石具体的含铁量,怎么计算焦煤的用量呢?

    其次,以往的炼铁比例肯定是不行滴。焦炭的热量不是木炭可比的,因此木炭的用量和现在焦炭的用量没有参考姓。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宅男同学根本就没有注意过炼铁的配料比。

    有一句话:“实践出真知。”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众多的发明创造,可是他的失败次数也很惊人。难怪有人说失败来成功之母,看来想一次姓就成功,也只有那些头脑简单的家伙才会这样认为。

    人家爱迪生在竞争对手众多的情况下都不停地试验,失败,再试验,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他关志义在大唐,简直找不到对手。

    不是说他比大唐人聪明,而是他有比所有的唐人都先进的思想理念。只要不是弱智、白痴,见过现代信息爆炸所产生影响,他就不可能没有优越感。

    电风扇、空调、电视那些电器且先不说,就是大唐能够使用和存在的玻璃、水泥、火药……这些日常用品,哪一样他会惊讶?大唐人呢?能有几个能人,会感觉不到眼前一亮。

    既然其他人想不到,那么关志义慢慢的把玻璃、水泥、火药推出,自然也不需要慌张了。

    人家准备几千支枪也就几个月顶天了。看看老关,这家伙提前十几年做准备。就按照一天搞一条枪,也够他弄上四五千的。

    实际上制造枪支,真的用不了那么多时间。他这么设计就是为自己失败预留了空间。

    炼铁、造枪,每一件事都用两三年来整,不信搞不成功。

    鲁叔业问道:“三郎,你看咱们什么时候开烧?”

    “配量的比例你算好了没有?”关志义风轻云淡的问道。

    有个词叫群策群力。

    老关认为,这些大唐的人虽然没有他见过的多,但是人家的实践经验可比他丰富多了。因此,问问这些老人,说不定事情就解决了。

    当然,对于炼铁的比例问题,他没有奢望老鲁同学能说准确。

    果然如他所料,老鲁问道:“三郎,你难道没有详细的配料清单吗?”

    关志义问别人不成,反被将了一军。

    你要建炉炼铁,连基本的配料数量都不知道,真的能成功吗?

    说起来还是他自己急了。

    因为在吐谷浑战场的感悟,匆匆从长安赶回武功,开始部署今后关家的总体规划。他自己都没有详细的思量过,做起事来难免有些不着调。

    他这个宅男前世也是这样,今生还是没有改变这个恶习。

    这次被鲁叔业问道点子上了,他才蓦然悔悟。原来前世自己失败的地方就在这儿呀!

    那个时代虽然要拼爹,拼人际关系。但是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教育,所享受的福利基本相同。他关志义并不比别人的环境差,可是他为什么一事无成,只能宅在家里呢?

    不是他没有为自己设计将来的蓝图,而是每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他也在一次次尝试中沉沦。现在想来,还是自己没有考虑清楚自己的背景、能力以及会遭遇到的情况等等。要是能再回到那个时代,自己一定……

    他也知道这就是说说,让他真的回到那个时代,面对各种选择,自己可能又要回到老路。这就是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按下心中感慨,关志义说道:“叔业,你就按照通常冶铁的比例搞,然后我们在调整。”

    他这样说,实际上他已经别有打算了。

    都知道盔甲和武器会生锈、损毁,这大唐也不例外。

    关志义就在想,要是把大军的破损、锈毁的武器重新冶炼,会不会比从矿石中冶炼强呢!要知道哪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家中的铁器都被送到熔炉里大炼钢铁,结果……

    虽然这是一个特别失败的案例,但是他从中找到了合适的方法。

    大唐人绝对会选择从矿石中冶炼新铁,也不会用生锈的铁器。因为重新冶炼都是一样的消耗,运输破旧武器的劳力不会比挖矿轻松。更为关键的是没有军队的关系,想弄到废铁,那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古代的铁器、盐都是官家专营滴。

    小说中世家掌控盐铁,那是现代人的幻想。当然,朝纲不振的时候,别说有权有势的人贩卖盐铁,就算地痞流氓也能插上一脚。据说唐朝后期的黄巢起义,就是一个盐贩子的自赎。

    都不知道史学家怎么想滴,黄巢这种行为真的是正义滴吗?

    为什么要叫起义,而不叫作暴乱呢?

    历史已经过去了,关志义不在乎那些。却全然忘了一件事,他现在所做的和黄巢有异曲同工之妙。人家是贩卖私盐养家糊口,他可倒好,私炼矿石不说,还制造枪支。别说大唐,就是任何一个时代,他这也是大罪。

    当然,关志义不会有谋反,因此他做的一切都是为整个大唐考虑。

    话又说回来,如果他的儿子或亲人要利用这些枪支谋反,李世民还真的不一定能扛得住。

    鲁叔业听他这么说,也没有办法,只能按照以前的比例尝试。

    说起来也好笑,矿石的含铁量不一样,可是炼铁的人却基本采用相同的比例。难怪有些地方的剑好,有些地方很垃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