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是打下来了,可是事情并没有结束。许多事等待着大家处理,只有关志义显得有些无聊。
李靖这些天忙得脚不着地,没有心思搭理关志义。
尉迟敬德除了喝酒,就是练兵,连面都很少露。
苏定方偶尔来看一下关志义,除此之外就没有人来拜访他了。
萧后倒是想和他亲近,可是关志义却怕别人说闲话,不远搭理老人家。
关志义太年轻了,就算他立下奇功,也不被人重视。只有程处亮这个家伙,常来骚扰他,顺便带来一些消息。
这天,程处亮找到关志义,说道:“教官,出去逛逛如何?”
“有什么好逛的,大唐军队杀过来了,突厥人大概都躲在家里不出门了吧!”关志义说道。
程处亮笑了,大声的说道:“教官,你也有出错的时候呀!告诉你,突厥人不仅没有躲起来,一个个的还嚣张得很呢?”
关志义被这话惊得目瞪口呆。
什么情况?
我带着部队打过来,这里的百姓一点儿也不怕?
难道说大唐军队的威力这么差了?
其实,是他误解了,并不是大唐的军队威力不大。而是大唐的军队,就像****的部队一样,从来不拿老百姓开刀。因此,老百姓并不怕当兵的,这是鱼水之情。
他重生前,可是知道一些情况的。
不少国家发生战争之后,没有多少人想到保家卫国,多数都会选择当难民。这是关志义最为反感的事情之一,自己都不保卫自己的家乡,等待别人或其他国家帮你,真是白日做梦的想法。再说你都不为国家出力,国家凭什么管你。
当然,突厥入寇的时候,他也想过逃难。但是他不是懦弱,而是突厥的军队太多了,他无力反抗。他那个时候又刚穿越过来,可对武功感情不深,自然不愿意拼命了。
也可以说是对别人要求严格,对自己就放任自流。
对于那些敢于反抗的人,关志义心里还是比较欣赏的。但这些人作对的目标是他的话,那么不好意思关志义不是会手软的。
定襄城被突厥强占了多年,这里的老百姓可能已经被突厥人奴化了,这个事情关志义也明白。只是这些百姓哪来的胆量嚣张呢?关志义确实有些想不明白,不过他更关心的是李靖为什么不追击颉利可汗?
于是他问道:“处亮,大帅他们在忙什么呢?”
程处亮有些羡慕的说道:“教官,你年轻又立新功,因此大帅没有给你安排事情。你不知道,这定襄城都快乱套了,没有文官,管理起来一团糟啊!”
关志义说道:“你骗某的吧!大帅连这点儿小事都搞不定?”
“什么?你居然说是小事儿,这定襄城百姓的生活要操心,定襄城的治安也要管,还要防止突厥人暴乱,尤其是颉利可汗的死忠份子……”程处亮大呼小叫的嚷道。
这点儿事,能难道李靖?
把定襄城的贵族都抓起来,教育一番,在个别审查,把颉利可汗的探子找出来不久行了。
再说了,有大军压阵,就这点儿百姓能惹出啥事?
百姓的生活更不用担心了,直接军管。
只要不把这些人饿死,他们应该没有反抗的心吧!这些年颉利可汗的暴虐手段,也让突厥人对他心生怨恨。投靠大唐的人,应该有不少吧!
想要实地考察一番的关志义怂恿道:“某陪你去逛逛,看看你有什么去处推荐。”
程处亮说道:“说起定襄城,真没有几个好去的地方。就酒馆和清楼有名一点,其他的某还没有发现。”
他的话,关志义是很同意的。让只会吃喝的程处亮找好地方,只有这两个地儿了。其他地方,程处亮又不是商人,又不是工匠,更不是牲畜贩子,他怎么回去关注呢?
关志义说道:“那某就跟着你四处看看吧!”
定襄城的战火,对老百姓的影响很大。就连酒楼和旅店都处于半歇业状态,一路行来空荡荡的,让人感受到无限的荒凉。
料峭的寒风,让关志义觉得脸似刀割身藏冰窖一般。
身体强健的程处亮,得瑟的说道:“教官,你看着房子,你看着街道,都是突厥人……”
这话直接让关志义石化了,这他妹的就是中原的风格好不?哪个告诉你程处亮,突厥人住的地方,都是突厥风格的?再说了,突厥人有建城的习惯么?他们都住帐篷好不?记得颉利可汗住的地方好像叫牙帐什么来着,反正不叫王城。
不过,关志义不愿意为程处亮科普,那样太麻烦了。
老实人较起真儿来,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关志义一边用“嗯”、“啊”应付,一边审视周围的情况。
程处亮说,这些突厥人很嚣张。可是他怎么看出来的呢?难道有人闯军营,被他遇到了?
和美女压马路,逛街那叫浪漫。跟着一个大老爷们儿四处没有目标的瞎逛,这不是找罪受吗?关志义非常后悔自己的决定,早知道就自己一个人逛好了。
两个大老爷们儿用风驰电掣的速度,在定襄城的主要街道上扫荡了一遍。不知道他们是看风景,还是想把定襄城的地基给压牢实一点。
关志义那个郁闷啊!
你程处亮带老子去酒馆什么的就算了,走了半个定襄城都还没有到,你耍我是吧!?
正当他要发火儿的时候,远处的一个场景把他逗乐了。
三十多岁的苏定方被一个白面书生纠缠,在哪里手足无措的,已经让关志义感到好笑了。偏偏一个将军,还是智将,尽然被书生难倒了,更加大了关志义的欢乐。
再仔细一看,那对面的书生似乎有点儿不对劲儿呀!
胸肌那么发达,难道是斯巴达勇士?再看看他的喉咙,怎么是白皙光滑的,喉结哪儿去了?就凭这几点,关志义就知道遇到假书生了。等他走到跟前,一股淡淡的香味儿更证实了的猜测。
关志义说道:“苏将军,怎么了?都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怎么你这个将军还被秀才给难住了?”
他从来没有对女子谦让的习惯,更何况对方是个陌生的女子。因此,他立场鲜明的站在苏定方这方,就连问话的语气都有所偏向。
苏定方本来就有气,看到关志义来了,仿佛找到主心骨似的。他说道:“关将军,这个家伙找到某,要某解释为什么要打突厥。某给他解释,他却又胡搅蛮缠,你说气人不气人?”
关志义知道,苏定方之所以不采取强硬措施,是怕引起定襄城百姓的反感。若是都对大唐的军队不满,那么会影响到前方作战的。
阿史那若华,颉利可汗的侄女儿,今年十八岁。
她从小跟随儒家大师学习,对待汉人也不像叔父那么强硬。这个家伙武力值不高,却总是喜欢战斗。当然,人家是文人,只动嘴不动手。她质问苏定方为什么要攻打定襄城,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从儒家的角度出发。
突厥正在遭受自然灾害,百姓生活困苦,这时候大唐不仅没有伸出援手,还攻击突厥,这可不是君子所为。
听到这个跟自己年纪超不多的人也是将军,阿史那若华把矛头转向关志义,说道:“圣人云:上天有好生之德。为什么大唐要趁我族天灾,攻打定襄。”
关志义笑道:“哟!不错嘛!你们突厥人也开始学汉话了,有进步!”
阿史那若华说道:“不要左右而言他,请你解释一下。”
“哼!”关志义脸色一变,厉声喝问道:“你算什么东西?为什么某就要回答你的问题?你突厥入寇大唐时,可曾解释过原因?”
作为天之骄女,阿史那若华何曾受过这样的气?
只是她也不得不承认,人家说的每一句话,她都无法反驳。她的身份是不能暴露的,否则会被大唐人逮住,作为挟叔父的工具。
不过,她还是争辩道:“怎么?堂堂的****大国,也无法说出自己打仗的原因吗?”